扁桃体炎诊断包括有突发咽痛、发热等临床症状,查体见扁桃体充血肿大等体征,细菌感染致急性扁桃体炎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增高;一般治疗需患病时充分休息保证睡眠、饮食清淡易消化多饮水;药物治疗要点是细菌感染致急性扁桃体炎用抗生素且遵医嘱,发热<38.5℃物理降温、≥38.5℃且不适时用合适退热药物;手术治疗指征为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影响生活学习及引发并发症需炎症控制后手术;特殊人群中儿童用抗生素遵儿科规范、孕妇用药需咨询医生权衡影响、老年患者用药关注基础疾病个体化治疗。
一、扁桃体炎的诊断
1.临床症状:急性扁桃体炎多有突发咽痛、发热,体温可高达38℃~40℃,部分伴畏寒、头痛等;慢性扁桃体炎常有反复发作咽痛史,可伴咽干、异物感等。
2.体征检查:查体见扁桃体充血、肿大,急性者表面可有脓性渗出物,慢性者可见扁桃体隐窝口有角化物或瘢痕等。
3.实验室检查: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增高。
二、一般治疗措施
1.休息与饮食:患病期间充分休息,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时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多饮水,每日饮水量维持在1500~2000ml,以保持咽喉部湿润,促进机体代谢。
三、药物治疗要点
1.抗生素应用:细菌感染导致的急性扁桃体炎需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对青霉素不过敏者)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遵医嘱选用,不建议自行随意使用抗生素。
2.对症治疗:发热时体温<38.5℃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等部位;体温≥38.5℃且有明显不适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合适的退热药物,但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谨慎选择。
四、手术治疗指征
1.反复急性发作:扁桃体炎每年发作次数达7~8次及以上,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
2.出现并发症:如已引发扁桃体周围脓肿、风湿热、肾炎等并发症时,需考虑在炎症控制后行扁桃体切除术。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扁桃体炎需格外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应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药物剂型,如儿童专用的头孢类混悬剂等,且用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有无过敏等不良反应。
2.孕妇患者:孕妇患扁桃体炎时用药需谨慎评估,应咨询妇产科及耳鼻喉科医生,权衡药物对胎儿的潜在影响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及治疗方式。
3.老年患者:老年人体质相对较弱,扁桃体炎治疗中需关注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用药时要考虑药物对基础疾病的影响,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