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智齿后可能出现少量渗血属正常但持续大量出血需就医,局部感染因口腔卫生不佳等致伤口红肿疼痛等,间隙感染可引发面部肿胀等,干槽症多在2-3天出现剧烈疼痛等,下牙槽神经损伤可致下唇麻木,上颌神经损伤会引起上唇等区域感觉异常,术后常见局部肿胀3-5天消退,开口困难可能由创伤或炎症引起,孕妇前3月及后3月拔牙易致流产早产需谨慎,老年人因凝血差愈合慢需控制基础疾病后拔牙,有基础疾病者如糖尿病需控血糖,心脏病需评估心功能。
一、出血
拔智齿后通常会有少量渗血,属正常现象。但若出现持续大量出血,可能与凝血功能异常(如患有血友病等凝血障碍性疾病)或伤口处理不当有关,需及时就医处理。
二、感染
1.局部感染:术后口腔卫生维护不佳,食物残渣残留伤口,易引发局部感染,表现为伤口红肿、疼痛加剧、有脓性分泌物等,严重时可伴有发热。一般与患者自身免疫力状况及术后口腔清洁程度相关,若本身免疫力低下,更易发生感染。
2.间隙感染:感染进一步扩散可能引起面部间隙感染,出现面部肿胀、疼痛加重、张口受限等,儿童及免疫力较弱者相对更易出现感染扩散情况。
三、干槽症
多在拔智齿后2-3天出现,表现为拔牙创口剧烈疼痛,疼痛可向耳颞部放射,牙槽窝内空虚或有腐败坏死的残留血凝块,伴有恶臭。其发生与创伤、感染、拔牙窝过大等因素有关,拔牙创伤较大者风险相对更高。
四、神经损伤
1.下牙槽神经损伤:拔除下颌智齿时,可能损伤下牙槽神经,导致下唇麻木,一般多见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老年人因骨质较疏松、解剖结构可能更难分辨,发生神经损伤风险相对略高。
2.上颌神经损伤:拔除上颌智齿时,可能损伤上牙槽神经,引起同侧上唇、鼻部等区域感觉异常。
五、肿胀
术后常见局部肿胀,一般3-5天可逐渐消退,与手术创伤大小、个体修复能力有关,创伤较大者肿胀可能更明显,儿童因组织修复相对较快,肿胀消退可能相对快些,但也需注意观察。
六、开口困难
可能是由于手术创伤引起咀嚼肌反射性痉挛或局部炎症导致,一般经适当治疗后可逐渐恢复,有颞下颌关节病史者在拔智齿后开口困难风险可能增加。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期前3个月及后3个月拔智齿易引发流产或早产,需谨慎,若必须拔牙应选择相对安全的孕期阶段,且术后需密切观察。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凝血功能可能较差,拔智齿后出血风险较高,且伤口愈合相对较慢,需在控制基础疾病平稳后再考虑拔牙,并加强术后护理。
3.有基础疾病者: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拔智齿易发生感染,需在血糖控制平稳后拔牙,且术后需加强抗感染监测;心脏病患者拔智齿需评估心功能状况,避免因手术刺激引发心脏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