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超声利用超声探头发射超声波穿透颈动脉通过回声评估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情况,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正常IMT范围有差异,有高血压等病史人群需定期检测且检测前无需特殊准备;脉搏波传导速度检测通过测量脉搏波在动脉中传导的时间和距离计算速度,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可能PWV升高,检测前需安静休息等;踝臂指数检测分别测踝部和上臂收缩压计算指数,糖尿病等人群需重点检测且检测时要确保袖带位置正确等;CTA利用CT扫描结合造影剂显示动脉情况有辐射风险,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谨慎使用,MRA通过磁共振技术成像无需辐射但体内有金属植入物人群不能做。
一、超声检查-颈动脉超声
1.检测原理:利用超声探头发射超声波,穿透颈动脉,通过回声来评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情况。正常颈动脉IMT成人一般小于0.07-0.09厘米,若IMT≥0.1厘米则提示内膜增厚,可能存在动脉硬化。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不同年龄人群正常IMT范围有差异,年轻人IMT相对较薄,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可能逐渐增厚;女性在绝经前受雌激素保护,动脉硬化风险相对低于同龄男性,绝经后风险接近男性;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史人群需定期检测,检测前无需特殊准备,保持安静即可。
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检测
1.检测原理:仪器通过测量脉搏波在动脉中传导的时间和距离,计算出脉搏波传导速度,速度越快表示动脉僵硬度越高,动脉硬化程度越重。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如长期吸烟、缺乏运动、高盐高脂饮食者,PWV可能升高;检测前需安静休息5-10分钟,避免刚进行剧烈运动、饮用咖啡或酒精等,以保证结果准确。
三、踝臂指数(ABI)检测
1.检测原理:分别测量踝部(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和上臂的收缩压,计算ABI(踝部收缩压/上臂收缩压),正常ABI在0.9-1.3之间,若ABI<0.9提示可能存在下肢动脉硬化。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有外周血管疾病病史人群需重点检测;检测时要确保血压计袖带位置正确,肢体处于放松状态,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可能影响感觉,检测时需格外小心避免损伤肢体。
四、CT血管造影(CTA)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1.CTA:利用CT扫描结合造影剂,能清晰显示动脉的形态、狭窄及斑块情况,但存在辐射风险,一般用于超声等初步检查发现异常后进一步明确病变,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谨慎使用,需权衡辐射风险与诊断价值。
2.MRA:通过磁共振技术成像,无需辐射,对动脉的显示也较清晰,可用于评估动脉硬化情况,但检查时间较长,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等)的人群不能进行该检查,特殊人群需提前告知医生自身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