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外阴瘙痒的原因包括局部皮肤因素(阴道分泌物刺激、外阴局部卫生不良)、感染因素(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全身性因素(糖尿病、肝胆内胆汁淤积症)及其他因素(衣物材质不适、过敏反应)。
一、局部皮肤因素
1.阴道分泌物刺激: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会使阴道分泌物增多,若分泌物未及时清洁,长期刺激外阴皮肤,就可能引发瘙痒。例如,正常孕期阴道分泌物会比非孕期增多,若不注意外阴局部清洁,分泌物中的化学物质等就会对外阴皮肤产生刺激作用。
2.外阴局部卫生不良:孕期由于行动不便等原因,部分孕妇可能对外阴清洁不够重视,如不经常更换内裤、不及时清洗外阴等,导致局部污垢积聚,滋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从而引起外阴瘙痒。比如长时间不更换内裤,会使局部处于潮湿、不透气的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繁殖,进而刺激外阴皮肤出现瘙痒症状。
二、感染因素
1.霉菌性阴道炎:孕期女性阴道内环境改变,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利于白色念珠菌生长繁殖,易引发霉菌性阴道炎,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白带呈豆腐渣样等。有研究表明,孕期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较非孕期有所增加,这与孕期特殊的激素环境有关。
2.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孕期感染后也可出现外阴瘙痒,同时伴有白带增多、呈泡沫状等表现。阴道毛滴虫在孕期女性阴道内适宜的环境中得以滋生繁殖,从而导致外阴瘙痒等症状出现。
3.细菌性阴道病:孕期阴道内菌群失调,加德纳菌等厌氧菌大量繁殖,可引发细菌性阴道病,出现外阴瘙痒、白带腥臭等症状。孕期女性阴道微生态平衡被打破,使得细菌过度生长,进而刺激外阴产生瘙痒感。
三、全身性因素
1.糖尿病:孕期若并发糖尿病,血糖升高会使尿液中含糖量增加,刺激外阴皮肤,引起瘙痒。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代谢异常,局部环境改变,容易滋生细菌、真菌等,同时高血糖环境也会对外阴皮肤神经产生刺激,导致瘙痒发生。
2.肝胆内胆汁淤积症:孕期患肝胆内胆汁淤积症时,胆汁酸等代谢产物在体内积聚,可引起全身瘙痒,也包括外阴瘙痒。该病症会影响胆汁的正常代谢,导致胆汁酸等物质在血液中浓度升高,刺激皮肤神经末梢,从而出现瘙痒症状,其中外阴也可能受到累及。
四、其他因素
1.衣物材质不适:孕期穿着化纤材质等不透气的内裤,或紧身不透气的裤子,会使外阴局部透气性差,汗液不易蒸发,导致局部潮湿,容易引发外阴瘙痒。化纤材质不吸汗,长期穿着会使外阴处于闷热、潮湿的环境,不利于皮肤健康,易引起瘙痒。
2.过敏反应:孕期接触某些过敏原,如卫生巾、内裤材质过敏等,可引起外阴过敏反应,出现瘙痒症状。孕妇接触到过敏原后,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做出反应,导致外阴局部出现过敏表现,如瘙痒、红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