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晚期有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及转移相关症状。局部症状包括排便习惯改变、粪便性状改变、腹痛;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贫血;转移相关症状如肝转移可致肝区疼痛、黄疸、腹水等,肺转移会有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骨转移会引起相应部位疼痛、病理性骨折等
一、局部症状
1.排便习惯改变:直肠癌晚期患者排便次数会增多,可能每日数次至十余次不等,还可能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的情况。这是因为肿瘤刺激肠道,影响了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排便反射。例如,肿瘤增大可能堵塞部分肠腔,导致粪便通过受阻,进而引起排便习惯的改变,这种改变在老年患者中可能更为隐匿,需特别关注。
2.粪便性状改变:粪便常变细,形状不规则,可带有黏液、脓血等。肿瘤溃烂、出血等会使粪便中出现黏液和血液,对于女性患者,由于盆腔解剖结构的特点,肿瘤侵犯可能更容易影响粪便性状,需要密切观察粪便的颜色、质地等变化来辅助判断病情。
3.腹痛:多为隐痛或胀痛,晚期时疼痛可能加剧且持续存在。肿瘤生长导致肠腔狭窄甚至梗阻,引起肠道痉挛或牵扯周围组织,从而产生腹痛,不同年龄的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和表现可能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对疼痛的耐受度较高,容易被忽视。
二、全身症状
1.消瘦、乏力:由于肿瘤消耗机体能量,患者会出现进行性消瘦,体重明显下降,同时伴有乏力感,活动耐力大幅降低。这是因为肿瘤细胞不断增殖,掠夺机体营养,影响正常组织器官的功能,无论男女老少,晚期患者都会逐渐出现这种全身消耗的表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贫血:长期慢性失血可导致患者出现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心慌等。肿瘤溃烂出血是导致贫血的常见原因,随着病情进展,贫血可能逐渐加重,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贫血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需要特别注意监测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
三、转移相关症状
1.肝转移症状:如果发生肝转移,患者可能出现肝区疼痛、黄疸、腹水等表现。肝转移瘤会使肝脏肿大,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疼痛,肝功能受损可导致黄疸,大量腹水会引起腹胀等不适,在有肝炎病史或长期饮酒等生活方式的患者中,肝转移的发生及相关症状可能更易被关注,但仍需全面评估。
2.肺转移症状:肺转移时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肿瘤转移到肺部,刺激肺部组织引起咳嗽,侵犯血管可导致咯血,转移灶影响肺的正常通气功能则会引起呼吸困难,吸烟人群发生肺转移时,咳嗽等症状可能被误认为是吸烟相关疾病而延误诊断。
3.骨转移症状:骨转移可引起相应部位的疼痛、病理性骨折等。如转移至腰椎,可出现腰部疼痛,严重时可能发生腰椎骨折,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老年患者本身骨质可能存在疏松等情况,骨转移引起骨折的风险相对更高,需要加强骨相关指标的监测和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