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乳头状瘤是喉部常见良性肿瘤,与人乳头状瘤病毒(尤其是HPV-6和HPV-11型)感染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儿童患者表现为进行性声音嘶哑、呼吸困难且多发性易复发,成人症状相对较轻但有恶变可能,通过喉镜检查和病理检查诊断,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需定期复查,儿童还需关注呼吸道通畅,儿童预后差、复发率高,成人存在恶变可能,预防可针对孕妇、成人采取相应措施并增强机体免疫力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毒感染:HPV感染是主要病因,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或母婴传播等途径感染喉部上皮细胞,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形成乳头状瘤。儿童喉乳头状瘤多与母婴传播有关,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可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成人喉乳头状瘤则多与性接触等因素导致的HPV感染相关。
2.其他因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也可能促进喉乳头状瘤的发生发展,例如艾滋病患者等免疫缺陷人群更容易发生喉乳头状瘤且病情可能更严重。
二、临床表现
1.儿童患者:常表现为进行性声音嘶哑,随着肿瘤增大可出现呼吸困难。儿童喉乳头状瘤具有多发性、易复发的特点,且复发次数越多,恶变倾向可能越大。由于儿童喉部解剖结构特点,肿瘤生长迅速时容易堵塞气道,导致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2.成人患者: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病程较长者可出现慢性咳嗽等症状。成人喉乳头状瘤虽然复发率相对儿童较低,但也有恶变可能,尤其是长期不愈的喉乳头状瘤。
三、诊断方法
1.喉镜检查: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可见喉部有淡红色、乳头状新生物,表面不平,呈桑椹状或菜花状。通过喉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等情况,是诊断喉乳头状瘤的重要手段。
2.病理检查:对喉部新生物进行活检,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病理检查可见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上皮下间质有炎细胞浸润等典型的喉乳头状瘤病理表现。
四、治疗
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可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等选择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等方式。对于复发的喉乳头状瘤可多次手术切除。由于喉乳头状瘤易复发,术后需要定期复查喉镜,以便早期发现复发肿瘤并及时处理。对于儿童患者,术后还需要密切关注呼吸道通畅情况,因为儿童气道较狭窄,肿瘤复发可能迅速导致呼吸困难。
五、预后与预防
1.预后:儿童喉乳头状瘤预后相对较差,复发率高,部分患者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功能逐渐完善,复发可能减少;成人喉乳头状瘤虽然复发率相对低,但存在恶变可能,恶变后预后相对较差。
2.预防:对于孕妇,如果感染HPV,需要在孕期加强监测,分娩时可考虑选择剖宫产,以降低胎儿经产道感染HPV的风险。成人应避免不洁性行为,以减少HPV感染的机会。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力,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也有助于降低喉乳头状瘤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