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是牙菌斑中细菌长期作用引发的牙周支持组织慢性感染病,病因包括牙菌斑长期堆积及吸烟、糖尿病等全身因素,局部危害为牙龈红肿出血、形成牙周袋致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脱落,全身危害是与心血管病关联及糖尿病时的恶性循环,预防需通过巴氏刷牙等维护口腔卫生、定期口腔检查洁治、纠正不良习惯,特殊人群中孕妇孕前要全面口腔检查及治疗孕期注重口腔清洁,老年人要加强口腔保健,糖尿病患者需控血糖保口腔卫生。
一、牙周炎的定义与病因
牙周炎是一种由牙菌斑中的细菌长期作用引发的牙周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等)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病因包括:一方面,牙菌斑长期在牙齿表面堆积,若未及时清除,其中的细菌会引发炎症反应;另一方面,一些全身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如吸烟会削弱口腔的防御功能,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和代谢的异常,更容易罹患牙周炎且病情往往较重。
二、牙周炎的危害
1.局部危害:初期表现为牙龈红肿、易出血,随着病情进展会形成牙周袋,袋内会堆积脓液和细菌,进一步导致牙槽骨吸收,最终使牙齿松动甚至脱落。2.全身危害:大量研究证实,牙周炎与全身疾病存在关联。例如,牙周炎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升高,可能是因为牙周致病菌及其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发血管炎症反应;同时,糖尿病患者若合并牙周炎,高血糖环境会促进细菌滋生,加重牙周组织的破坏,而牙周炎症又可能影响血糖的控制,形成恶性循环。
三、牙周炎的预防措施
1.口腔卫生维护:每日早晚应采用巴氏刷牙法正确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确保牙齿的每个面都能清洁到位;同时,可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理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2.定期口腔检查与洁治: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每年进行1-2次洗牙,及时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阻断牙周炎的致病因素。3.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吸烟者应尽量戒烟,因为吸烟会加重牙周组织的炎症;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将血糖、血压等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降低牙周炎的发生风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孕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增强,更容易患牙周炎。孕前应进行全面口腔检查及必要治疗,孕期要更加注重口腔清洁,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口腔护理频率,如使用孕妇专用漱口水等,以降低牙周炎的发生几率,因为严重的牙周炎可能增加早产和低体重儿的风险。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牙周组织会出现生理性萎缩,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等情况增多,老年人应加强口腔保健,定期到口腔科检查,及时处理牙齿敏感、牙菌斑堆积等问题,保持牙齿的稳固和口腔健康。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同时保持良好口腔卫生。由于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繁殖,糖尿病患者患牙周炎的概率较高且病情易反复,因此需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牙周治疗,遵循“控制血糖+口腔保健”的双重管理,以维护牙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