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是发生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好发于鼻咽顶壁及侧壁属南方常见头颈部恶性肿瘤,病因有遗传家族聚集、EB病毒感染、长期接触甲醛镍等化学物质及摄入过多咸鱼等腌制食品等;临床表现包括鼻部回缩涕带血、鼻塞,耳部耳鸣耳闷听力下降,颈部颈深部上群淋巴结质硬活动差渐大,脑神经受累致头痛等,晚期有远处转移症状;诊断通过鼻咽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及血清学EB病毒抗体检测;治疗主要有放疗、化疗、手术;特殊人群中儿童出现相关症状需警惕,女性需关注心理,高危人群需定期筛查。
一、定义
鼻咽癌是发生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好发于鼻咽顶壁及侧壁,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
二、病因相关因素
1.遗传因素:存在家族聚集现象,某些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类型与鼻咽癌易感性相关,携带特定基因的人群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2.EB病毒感染:大量研究证实EB病毒与鼻咽癌发生密切相关,多数鼻咽癌患者血清中EB病毒抗体水平升高,EB病毒基因可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影响细胞生长调控。
3.环境因素:长期接触甲醛、镍等化学物质可能增加发病风险,饮食习惯方面,摄入过多咸鱼等腌制食品因含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可能提升患病几率。
三、临床表现
1.鼻部症状:早期可出现回缩涕中带血,肿瘤增大堵塞后鼻孔时可引起鼻塞。
2.耳部症状:肿瘤阻塞咽鼓管咽口,可导致耳鸣、耳闷塞感及听力下降。
3.颈部淋巴结肿大:常为首发症状,多位于颈深部上群淋巴结,表现为质硬、活动度差且逐渐增大的肿块。
4.脑神经症状:肿瘤侵犯脑神经时,可出现头痛、面部麻木、复视、上睑下垂、视力下降等。
5.远处转移症状:晚期可转移至骨、肺、肝等部位,出现相应转移部位的症状,如骨转移可致骨痛,肺转移可引起咳嗽、咯血等。
四、诊断方法
1.鼻咽镜检查:包括间接鼻咽镜和纤维鼻咽镜检查,能直接观察鼻咽部病变情况并可取活检。
2.影像学检查:CT及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肿瘤大小、范围及颅底骨质破坏情况。
3.病理学检查:为确诊鼻咽癌的金标准,通过活检或脱落细胞检查获取病理组织进行诊断。
4.血清学检查:EB病毒相关抗体检测对鼻咽癌辅助诊断有一定价值,患者血清中特定EB病毒抗体水平常异常升高。
五、治疗方式
主要治疗手段有放疗、化疗及手术治疗等,放疗是鼻咽癌主要根治性治疗手段,化疗可辅助放疗或用于晚期患者姑息治疗,符合条件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切除肿瘤。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发病相对较少,若儿童出现不明原因回缩涕带血、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情况,需高度警惕,及时就医排查,因其症状可能不典型,易被忽视。
女性患者:诊断及治疗过程中需关注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因疾病及治疗可能对其心理产生较大影响。
高危人群:有家族病史者应定期进行鼻咽部筛查;长期接触高危环境因素人群需加强防护并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