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的止血方法包括指压止血法、冷敷法、填塞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是用手指捏住双侧鼻翼压迫易出血区止血;冷敷法是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冰袋敷在前额或后颈部收缩血管止血;填塞止血法包括前鼻孔填塞和后鼻孔填塞;同时介绍了需要立即就医的情况及特殊人群鼻出血的注意事项,大量出血、出血超15分钟不止、有全身症状、儿童反复鼻出血等需立即就医,老年人、孕妇鼻出血要谨慎处理并尽快就医。
一、指压止血法
1.操作方法:患者可用手指捏住双侧鼻翼,持续压迫5-10分钟,同时可低头,使血液尽量吐出,不要咽下,以免刺激胃部引起不适。对于大多数鼻出血,这种方法通常有效。一般适用于前鼻孔出血,年龄较小的儿童也可采用此方法,但要注意操作时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损伤鼻腔黏膜。对于成年人,若能配合,指压止血法是较为简便易行的初步止血措施。
2.原理:通过压迫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使破裂的血管暂时闭合,从而达到止血目的。该区域血管丰富且表浅,压迫后有利于凝血块形成。
二、冷敷法
1.操作方法: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冰袋敷在前额或后颈部,利用低温使血管收缩,减少鼻部的血液供应,从而起到止血作用。冷敷时间可根据出血情况而定,一般每次15-20分钟,可重复使用。对于儿童,使用冰袋时要注意避免冻伤,可在冰袋外包裹毛巾。冷敷法适用于鼻出血初期,能快速收缩血管,缓解出血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均可使用冷敷法,但儿童需注意冰袋温度和接触皮肤的时间。
2.原理:低温刺激使头部血管收缩,反射性地引起鼻部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速度,有助于止血。
三、填塞止血法
1.前鼻孔填塞:
操作:可使用消毒的凡士林纱条、膨胀海绵等进行填塞。将纱条或海绵由前鼻孔填入鼻腔,填满整个鼻腔出血区域。对于成年人鼻出血较严重时可采用此方法,但操作需轻柔,避免损伤鼻腔黏膜。儿童使用前鼻孔填塞时要特别谨慎,选择合适大小的填塞物,防止填塞过紧影响呼吸。
原理:通过填塞物填充鼻腔,压迫出血部位,促使血管闭合,达到止血目的。凡士林纱条等填塞物可起到机械压迫止血作用,同时其表面的凡士林可保持鼻腔湿润,减少黏膜干燥。
2.后鼻孔填塞:
适用情况:当下鼻道前端出血剧烈,前鼻孔填塞无效时可考虑后鼻孔填塞。操作相对复杂,需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
原理:通过填塞后鼻孔,阻断后部的血液来源,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四、就医情况
1.需要立即就医的情况:如果鼻出血量大,呈喷射状,或出血超过15分钟仍不能自行止住;或同时伴有头晕、面色苍白、心跳加快等全身症状;以及儿童反复鼻出血等情况,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因为大量出血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后果,儿童反复鼻出血可能存在鼻腔结构异常、血液系统疾病等潜在问题。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老年人鼻出血往往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有关,若出现鼻出血,除按上述方法初步处理外,更应尽快就医,控制基础疾病的同时处理鼻出血。孕妇鼻出血时,也要谨慎处理,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处理不当对胎儿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