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双侧颈动脉血管壁出现粥样硬化病变,发病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因素相关,可致血管狭窄及斑块不稳定等影响,可通过超声检查、颈动脉造影诊断,需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控制基础疾病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来预防及应对。
一、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定义
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双侧颈动脉血管壁出现粥样硬化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颈动脉内膜下有脂质等物质沉积,形成粥样斑块,使血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等一系列病理改变。
二、发病相关因素
年龄性别: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壁的弹性等逐渐发生变化,老年人相对更易发生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一般男性在绝经前发病风险低于女性,绝经后女性发病风险逐渐接近男性。
生活方式:长期高脂饮食,会使血液中脂质成分升高,增加脂质在颈动脉壁沉积的风险;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会导致身体代谢异常,血脂等指标易出现紊乱,进而增加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几率。
病史因素: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血压持续升高会损伤血管内皮,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糖尿病患者体内的高血糖状态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导致血管壁更容易发生粥样硬化病变;有家族遗传倾向的人群,其发生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可能高于无家族史者。
三、可能出现的表现及影响
血管狭窄相关影响:当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时,会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轻度狭窄时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狭窄程度加重,可能出现头晕、黑矇等脑供血不足的表现;严重狭窄时,可能引发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出现偏瘫、言语障碍等神经系统缺损症状。
斑块相关情况: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如果不稳定,容易破裂,破裂后会形成血栓,进一步加重血管狭窄或阻塞,导致急性脑缺血事件的发生。
四、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可以初步观察颈动脉的内膜厚度、有无斑块形成以及斑块的大小、性质等情况,是筛查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
颈动脉造影:这是一种有创的检查方法,但能更清晰地显示颈动脉的狭窄程度、斑块的具体情况等,对于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五、预防及应对建议
生活方式调整: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减少高脂、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的摄取;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等;戒烟限酒。
基础疾病控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控制病情。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糖尿病患者要通过饮食、运动及药物等综合措施控制血糖,以降低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及延缓病情进展。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更要密切关注自身血管情况,定期进行颈动脉相关检查;女性绝经后要特别注意心血管健康方面的监测和预防;有家族遗传倾向的人群,除了上述生活方式调整外,更要加强监测,如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