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癌是发生于胃贲门部属于胃癌特殊类型的恶性肿瘤,发病与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等相关,早期症状多不明显,进展期有进行性吞咽困难等表现,诊断靠胃镜及CT、MRI、超声内镜等检查,治疗有手术、放疗、化疗,预后与分期相关,康复需注意饮食、复查等,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儿童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定义
贲门癌是发生于胃贲门部(食管胃交界线下约2cm范围内)的恶性肿瘤,属于胃癌的特殊类型,其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病理类型多为腺癌。
二、病因
1.饮食习惯:长期食用腌制、烟熏、高盐及霉变食物,其中含有的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可能增加贲门癌发病风险;2.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可能导致贲门部细胞恶变;3.遗传因素:部分家族性贲门癌患者存在相关基因的遗传突变,使个体易患该病;4.其他:肥胖、长期饮酒等也可能与贲门癌发病存在一定关联。
三、症状
1.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可能仅有轻微的上腹部不适、隐痛、饱胀感等,易被忽视;2.进展期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进食固体食物时明显)、上腹部疼痛加重、体重减轻、呕血、黑便等,若肿瘤侵犯周围组织还可能出现相应部位的不适症状。
四、诊断
1.胃镜检查:是诊断贲门癌的重要手段,可直接观察贲门部病变情况,并取病理组织进行活检以明确病理类型;2.影像学检查:
CT:能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等;
MRI:对软组织的分辨力优于CT,有助于更精准评估肿瘤范围;
超声内镜:可判断肿瘤浸润深度及周围淋巴结情况,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五、治疗
1.手术治疗:是贲门癌的主要治疗方法,适用于早期及部分中晚期患者,通过切除肿瘤及周围组织来达到根治目的;2.放疗:可用于术前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或术后辅助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3.化疗:包括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及晚期姑息化疗,通过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
六、预后及康复
1.预后:预后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早期贲门癌经规范治疗后预后相对较好,而中晚期患者预后较差;2.康复:康复期需注意饮食调整,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定期进行复查,包括胃镜、影像学检查等,监测病情变化;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进行适度的运动,促进身体恢复,但需避免过度劳累。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手术、放化疗的耐受性可能较差,治疗前需综合评估身体状况,选择相对温和的治疗方案,且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身体不良反应;2.有基础疾病患者:若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在治疗前控制好基础疾病,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对基础疾病的影响,如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行手术治疗时需谨慎评估出血风险等;3.儿童患者:贲门癌在儿童中极为罕见,若发生需充分考虑儿童特殊的生理特点,治疗时优先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密切关注治疗带来的长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