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可通过按压止血法(适用于少量鼻出血,操作是患者坐或半卧位捏鼻翼5-10分钟)、冷敷法(用冷水浸湿毛巾等敷前额或颈部,配合按压,适用于局部血管扩张等情况)、填塞止血法(按压无效时用棉球等填塞,需专业人员操作,适用于大量出血)处理,频繁或大量出血、伴头晕等症状要及时就医,还需通过保持鼻腔湿润、避免不良习惯等预防鼻出血。
一、按压止血法
1.操作方法:患者可采取坐位或半卧位,身体稍微前倾,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持续按压5-10分钟。通过压迫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来达到止血目的。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协助操作,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二次伤害。因为鼻中隔前下方的黏膜内血管丰富,此处是鼻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按压能促使血管收缩从而止血。
2.适用情况:适用于出血量较少的鼻出血,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的轻度鼻出血都可首先尝试此方法。对于有轻微鼻出血史且出血量不大的人群,该方法简便易行。
二、冷敷法
1.操作方法: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冰袋敷在前额或颈部,利用低温使血管收缩,减少鼻部的血流量。冷敷时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可在毛巾或冰袋与皮肤之间隔一层纱布。对于儿童患者,要密切观察皮肤情况,防止因冷敷时间过长导致冻伤。因为低温环境能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从而减少鼻出血。
2.适用情况:可配合按压止血法使用,对于因情绪激动、环境干燥等因素引起的鼻出血有一定的辅助止血作用,尤其适用于局部血管扩张导致的鼻出血情况。
三、填塞止血法
1.操作方法:如果按压止血法效果不佳,可使用消毒棉球或凡士林纱条进行鼻腔填塞。将棉球或纱条慢慢填入鼻腔,填满出血部位。但这种方法操作相对较专业,一般建议由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小心,避免损伤鼻腔黏膜。鼻腔填塞是通过物理方式压迫出血部位,使血管闭合达到止血目的。
2.适用情况:适用于出血量较多,按压止血法无效的情况。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或鼻出血较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采用此方法,但需由专业人员操作。
四、及时就医情况
1.频繁或大量出血:如果鼻出血频繁发作,或者一次出血量较多,如血流如注、短时间内出血量超过100ml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因为大量出血可能会导致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后果,尤其是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易出现危险。对于儿童患者,若鼻出血持续15分钟以上仍未停止,也应尽快就医。
2.伴随其他症状:如果鼻出血同时伴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可能提示失血较多,需及时就医。另外,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鼻出血可能是血压波动的表现,应及时就医调整血压并处理鼻出血情况。
五、预防鼻出血相关注意事项
1.保持鼻腔湿润:对于干燥季节或有干燥性鼻炎的人群,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也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来保持鼻腔湿润。儿童患者由于鼻腔黏膜较脆弱,更要注意保持鼻腔湿润,防止因鼻腔干燥引起鼻出血。
2.避免不良习惯:教育儿童不要随意挖鼻孔,成人也应避免频繁挖鼻孔等损伤鼻腔黏膜的行为。有高血压的患者要注意控制血压,保持血压稳定,减少因血压波动导致鼻出血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