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手术包括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及术后处理与注意事项,术前要评估患者并做准备,手术多采用全身麻醉鼻内镜下进行,术后需鼻腔填塞、冲洗、药物治疗和随访,特殊人群如儿童和老年患者有相应特殊之处。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包括是否有鼻部既往手术史、过敏史、哮喘等情况。例如,若患者有哮喘病史,术中术后需更密切关注呼吸道情况,因为鼻息肉与哮喘常存在关联,约40%-60%的鼻息肉患者合并哮喘。
进行全面的鼻部检查,如鼻内镜检查明确鼻息肉的大小、部位等;还可能需要进行鼻窦CT检查,以清晰显示鼻窦病变范围,帮助医生制定手术方案。
2.患者准备
术前需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等,评估患者身体状况能否耐受手术。
术前常规滴鼻液收缩鼻黏膜,一般术前1-3天使用血管收缩剂,如麻黄碱滴鼻液等,以减少术中出血及方便手术操作。
二、手术过程
1.麻醉方式选择
成人多采用全身麻醉,儿童由于配合度问题也多采用全身麻醉。全身麻醉能使患者在术中处于无痛、肌肉松弛状态,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手术入路选择
鼻内镜下手术:是目前鼻息肉手术的主要方式。通过鼻内镜进入鼻腔,利用特殊的手术器械进行操作。首先,使用钩突刀等器械开放筛窦,逐步清除鼻腔内的息肉组织。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鼻腔正常黏膜,因为保留正常黏膜有助于鼻腔功能的恢复。对于较大的鼻息肉,可能需要先使用圈套器等将息肉部分切除,缩小体积后再进一步清理。手术中要彻底清除息肉组织,同时尽量减少对周围正常结构的损伤。
三、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1.术后鼻腔填塞
术后通常会进行鼻腔填塞,常用材料有凡士林纱条、膨胀海绵等。鼻腔填塞的目的是压迫止血、防止鼻腔粘连。填塞时间一般为1-2天,具体时间根据患者术中情况而定。在填塞期间,患者可能会有鼻部胀痛等不适,需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2.鼻腔冲洗
术后一段时间需进行鼻腔冲洗,一般在术后2-3天开始。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鼻腔冲洗液进行冲洗,有助于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血痂等,促进鼻腔黏膜恢复,一般每天1-2次。
3.药物治疗
术后需使用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以减轻鼻腔炎症反应,预防息肉复发。同时,可能会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具体使用时间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4.随访
术后需定期随访,一般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等时间点进行鼻内镜检查,观察鼻腔黏膜恢复情况及有无息肉复发等。医生会根据随访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特殊人群:
儿童患者:由于儿童鼻腔鼻窦解剖结构与成人不同,手术中更要精细操作,避免损伤鼻腔鼻窦周围结构。术后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呼吸情况,因为儿童鼻息肉术后鼻腔水肿等可能更易导致呼吸困难。同时,要注意儿童的心理安抚,减轻其对手术及术后恢复的恐惧。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术前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确保患者身体状况能耐受手术。术后要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监测,同时注意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因为老年患者术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相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