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晚期有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及转移相关症状。局部症状包括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肠道梗阻;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贫血、发热;转移相关症状如肝转移可致肝区疼痛等,肺转移有咳嗽咯血等,骨转移会局部疼痛甚至病理性骨折。
一、局部症状
1.便血:直肠癌晚期时肿瘤表面破溃、糜烂等可导致便血,多为暗红色血便,常混有黏液和脓液,便血情况因肿瘤部位、大小等因素有差异,肿瘤侵犯大血管时可能出现大量便血,影响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等,长期慢性失血还可能导致患者贫血、乏力等。
2.排便习惯改变:表现为便意频繁、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等。患者可能每天排便次数增多,甚至十几次,且每次排便量少,总有肛门坠胀感,这是由于肿瘤刺激直肠黏膜引起直肠刺激症状,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肠道功能本身有所减退而更容易受此影响,若同时合并有长期便秘或腹泻病史,这种排便习惯改变可能更易被忽视。
3.肠道梗阻症状: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可引起肠腔狭窄,导致肠梗阻,出现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表现。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程度轻重不一,若梗阻严重,腹胀明显,会影响患者的进食和呼吸等,老年人肠道功能相对较弱,发生肠梗阻时病情进展可能较快,需要更密切观察。
二、全身症状
1.消瘦、乏力:由于肿瘤消耗机体能量,且患者进食可能因肠道症状等受到影响,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出现进行性消瘦、体重下降,同时伴有乏力,患者感觉体力不支,活动耐力明显降低,这种情况在长期患病、营养状况差的患者中更为突出,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本身基础代谢率较低,消瘦、乏力表现可能更易被误认为是衰老所致而被忽视。
2.贫血:长期慢性失血及肿瘤代谢等因素可引起贫血,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心慌等,严重贫血时会影响心脏功能,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贫血会加重这些基础疾病的病情,需特别关注。
3.发热:肿瘤坏死吸收可引起发热,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也有部分患者可出现高热,若合并感染则发热更为明显。发热会使患者身体更加虚弱,影响患者的整体状态,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热可能诱发其他并发症。
三、转移相关症状
1.肝转移症状:若发生肝转移,可出现肝区疼痛、黄疸、腹水等表现。肝区疼痛多为持续性隐痛或胀痛,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腹水可导致腹胀、腹部膨隆等,对于有乙肝、丙肝等病史的患者,发生肝转移时需格外警惕,因为本身肝脏已有基础病变,转移后病情可能进展更快。
2.肺转移症状:肺转移可引起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症状。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若转移灶侵犯支气管血管束可能出现咯血,胸痛可为隐痛或钝痛,随着转移灶增多,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有吸烟史的患者发生肺转移时,其症状可能更容易被误认为是吸烟相关的肺部疾病而延误诊断。
3.骨转移症状:骨转移常见部位为骶骨、骨盆、腰椎等,可出现局部疼痛、压痛,严重时可发生病理性骨折。疼痛程度不一,初期可能为间歇性疼痛,逐渐发展为持续性剧痛,影响患者的活动和睡眠,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生率较高,发生骨转移时更易出现骨折等情况,需加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