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发炎多由病原体感染引发,会激活免疫系统释放炎性介质使体温调定点升高致发烧,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别,处理分非药物和药物干预,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包括儿童需密切监测防惊厥、老年人病情进展快需及时就医、孕妇用药需谨慎等。
一、扁桃体发炎引起发烧的机制
扁桃体发炎多由病原体感染所致,常见病原体有细菌(如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病毒(如腺病毒等)。当病原体侵入扁桃体后,会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免疫系统被激活,释放出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介质,这些炎性介质会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升高,从而导致发烧。不同年龄段人群因免疫系统发育等差异,对病原体的反应及发烧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可能更容易因扁桃体发炎出现较为明显的发烧情况。
二、扁桃体发炎引起发烧的表现及评估
1.体温表现:体温可呈不同程度升高,儿童可能体温上升较快,可从37℃左右迅速升高至38℃以上甚至更高。一般来说,体温在38.5℃以下为低热,38.5℃-39℃为中度发热,39℃以上为高热。不同年龄儿童对发烧的耐受程度不同,婴儿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较大儿童可能会诉说头痛、肌肉酸痛等。
2.伴随症状:除发烧外,还常伴有扁桃体红肿、疼痛,可能出现吞咽困难,严重时口水也难以咽下。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若为细菌感染,可能还会有脓点等表现。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免疫缺陷病史,扁桃体发炎引起发烧时可能症状更重且恢复较慢,需格外关注。
三、扁桃体发炎引起发烧的处理原则
1.非药物干预
降温措施:对于体温在38.5℃以下的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擦拭时要注意力度轻柔。
休息与补水:让患者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要补充足够的水分,防止因发烧导致脱水,尤其是儿童,要鼓励其多喝温水。
2.药物干预(仅提及药物名称):当体温达到38.5℃及以上时,可考虑使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等,但需注意不同年龄人群的适用情况,低龄儿童使用退烧药要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于明确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发炎,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但具体用药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判断,避免自行滥用抗生素。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扁桃体发炎引起发烧时,家长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由于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发烧时更易出现惊厥等情况,若体温上升较快或持续高烧,应及时就医。同时,儿童用药需严格按照年龄和体重等调整,避免错误用药。
2.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扁桃体发炎引起发烧时,可能病情进展较快,且可能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发烧可能会加重这些基础疾病的病情,所以老年人出现扁桃体发炎发烧时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孕妇:孕妇扁桃体发炎发烧需谨慎处理,药物选择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休息和营养补充,保证自身和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