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的止血方法包括指压止血法、局部冷敷法、填塞止血法及就医处理。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多数鼻出血患者,通过捏紧鼻翼等操作止血;局部冷敷法用冷水浸湿的毛巾等敷在前额等部位收缩血管止血;填塞止血法分前鼻孔和后鼻孔填塞,前者用于较严重鼻出血,后者用于前鼻孔填塞无效者;若初步止血无效或出血量大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一步检查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一、指压止血法
1.操作方法:患者可用手指捏紧双侧鼻翼,持续按压5-10分钟,同时可低头,使血液流向鼻腔前部,而非咽下。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轻柔按压其鼻翼,力度以患儿能耐受为准。此方法适用于前鼻孔出血,通过压迫鼻中隔前下部的易出血区来达到止血目的。一般来说,大部分轻度鼻出血通过指压止血法可奏效,其原理是通过机械压迫减少血管出血。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大多数鼻出血患者,包括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但对于老年人或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按压时需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因过度用力导致血压波动过大。对于儿童,要注意安抚其情绪,避免因哭闹导致按压不配合或加重出血。
二、局部冷敷法
1.操作方法: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或冰袋敷在前额或后颈部,通过冷敷使血管收缩,从而减少出血。冷敷的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可反复进行。对于儿童患者,冰袋应包裹毛巾,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导致冻伤。局部冷敷法的作用机制是利用低温使血管收缩,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减少出血。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多数鼻出血患者。但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血液循环障碍的老年人,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儿童使用冰袋时要严格做好防护,防止冻伤。
三、填塞止血法
1.前鼻孔填塞
操作方法:可使用凡士林纱条、膨胀海绵等进行填塞。将纱条或海绵填入鼻腔出血部位,依次填塞紧密。对于儿童患者,应选择相对柔软、管径较小的填塞材料,操作要轻柔,避免损伤鼻腔黏膜。前鼻孔填塞主要用于较严重的鼻出血,通过填塞物压迫出血部位达到止血目的。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经指压等方法止血效果不佳的患者。对于高血压患者,填塞后要密切监测血压,因为填塞可能会引起患者的不适,导致血压波动。儿童患者在填塞后要注意观察呼吸情况,防止因填塞物堵塞引起呼吸困难。
2.后鼻孔填塞
操作方法:当前鼻孔填塞无效时可考虑后鼻孔填塞,将特制的后鼻孔纱球填入后鼻孔,并用丝线固定于前鼻孔外的纱条上。后鼻孔填塞操作相对复杂,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出血较剧烈且前鼻孔填塞无效的患者。对于老年人,后鼻孔填塞可能会增加其心肺负担,操作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儿童患者由于鼻腔结构与成人不同,后鼻孔填塞需更加谨慎,操作后要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
四、就医处理
1.适用情况:如果经过上述初步止血方法后,鼻出血仍未停止或出血量大(如每分钟出血量较多、反复出血等),应及时就医。对于儿童患者,若鼻出血持续15分钟以上仍未缓解,也应尽快就医。
2.就医后的处理:医生可能会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鼻内镜检查等,以明确出血部位,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电凝止血、血管栓塞等。在就医过程中,患者要保持冷静,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安抚其情绪,向医生详细提供患儿的病史等信息,以便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