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块是身体组织内异常团块样结构,性质多样,炎性肿块伴炎症表现,良性肿瘤多边界清、活动度好;肿瘤分良恶性,良性生长缓、有包膜,恶性分化差、易浸润转移。影像学上肿块炎性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脂肪瘤边界清;肿瘤良性边界规则、内部均匀,恶性边界不规则、有丰富血流及转移征象。病理上炎性肿块有炎性细胞浸润,良性肿瘤细胞分化高,恶性肿瘤细胞分化低、核分裂象多。对机体影响及预后不同,炎性肿块及时治影响小,良性肿瘤生长慢,恶性肿瘤消耗机体、易转移预后差,不同人群患肿块肿瘤有差异,发现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性质并诊疗。
一、定义与性质
肿块:是指身体组织内异常的团块样结构,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性质多样。它可以是炎性增生形成的团块,比如局部组织受到细菌感染后,免疫细胞聚集形成的炎性肿块,这种肿块往往伴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也可以是良性肿瘤导致的,比如皮下的脂肪瘤,是由脂肪细胞异常聚集形成的局限性肿块,通常边界清楚、活动度较好,一般为良性病变,但也有少数可能发生变化。
肿瘤:是机体细胞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发生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生长较为缓慢,通常有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一般不浸润周围组织,也不转移;恶性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差,生长迅速,常无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容易浸润周围组织并发生转移,对机体危害较大。
二、影像学表现差异
肿块:在影像学检查中,比如超声检查,炎性肿块往往边界不太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能伴有周边的血流信号;脂肪瘤在超声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团块,内部回声均匀。
肿瘤:良性肿瘤在影像学上多表现为边界规则、清晰的占位病变,内部回声或密度均匀;恶性肿瘤边界常不规则、模糊,内部回声或密度不均匀,可能有丰富的血流信号,还可能发现周围组织的侵犯及远处转移的征象,如CT或MRI检查中看到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浸润,或者发现其他脏器有转移病灶等。
三、病理特征区别
肿块:炎性肿块的病理表现主要是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组织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增生;良性肿瘤的病理特征是细胞分化程度高,与正常组织细胞形态相似,排列也比较规则,核分裂象少见。
肿瘤:恶性肿瘤的病理表现为细胞分化程度低,形态异常,核大、深染,核分裂象多见,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细胞排列紊乱,常侵犯周围组织。
四、对机体影响及预后不同
肿块:炎性肿块如果及时治疗,炎症消退后肿块可消失,对机体影响相对较小;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如果不压迫周围组织或引起相关症状,对机体影响不大,但如果体积增大压迫周围组织或器官,也会产生相应症状,通过手术切除等治疗后预后较好,一般不易复发。
肿瘤:良性肿瘤如果生长在重要部位,如颅内、纵隔等,也会压迫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后果;恶性肿瘤则会不断消耗机体营养,导致患者消瘦、贫血、乏力等,还会转移到其他脏器,影响其功能,预后通常较差,即使经过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仍有较高的复发和转移风险。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肿块和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表现上可能有差异。例如,长期吸烟的男性患肺部肿瘤的风险相对较高;儿童时期有辐射暴露史可能增加日后患肿瘤的几率等。对于发现有肿块或疑似肿瘤的情况,都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病理学检查等以明确性质,采取相应的合理诊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