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手术术前要进行鼻内镜、鼻部CT等检查评估及常规实验室检查以排除禁忌并制定个性化方案,还需告知患者手术事宜、做好个人卫生清洁等准备;麻醉分局部(病情简单配合者)和全身(恐惧、情况复杂等);手术操作包括做切口分离黏膜瓣、矫正偏曲组织、复位黏膜瓣、鼻腔填塞;特殊人群中儿童手术要精细防鼻腔狭窄,伴基础疾病者术前控基础病,鼻腔有感染先控感染,吸烟患者需术前戒烟。
一、术前准备
1.检查评估:需进行鼻内镜检查以直观查看鼻中隔病变情况,同时借助鼻部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鼻中隔偏曲的具体部位、程度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还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常规实验室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如凝血功能异常等情况需先进行相应处理;医生会依据患者的检查结果综合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
2.患者准备:术前需告知患者手术相关事宜,包括手术流程、可能的风险及预后等,患者要配合做好个人卫生清洁,如术前几日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等,并且要按照医嘱停用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等。
二、麻醉方式选择
1.局部麻醉:对于病情相对简单、患者能够配合的情况,可选择局部麻醉。通常会在鼻腔黏膜表面涂布合适的麻醉剂,使鼻腔黏膜感觉神经被阻滞,从而减轻手术中的疼痛感觉。
2.全身麻醉:若患者恐惧手术、鼻中隔偏曲情况复杂或伴有其他需全身麻醉的情况时,会采用全身麻醉。通过静脉注射或吸入麻醉药物,使患者进入无意识状态,以保证手术在无痛、平稳的状态下进行。
三、手术操作过程
1.切口与黏膜瓣分离:以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为例,医生会在一侧鼻腔做合适的切口,一般选择在鼻中隔一侧的鼻腔黏膜处。然后使用特殊的器械分离鼻中隔黏膜瓣,将鼻中隔的黏膜从软骨和骨组织表面分离,形成可操作的术区,要注意分离过程中避免过度损伤黏膜组织,保证黏膜瓣的完整性以便后续复位。
2.偏曲组织矫正:暴露偏曲的软骨和骨组织后,根据偏曲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矫正。对于偏曲的软骨,可能会使用软骨剪等器械进行修剪;对于偏曲的骨组织,可能会用骨凿等工具进行修整,将偏曲的结构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形态。
3.黏膜瓣复位:将矫正后的软骨和骨组织调整至合适位置后,把之前分离的黏膜瓣准确复位,覆盖在矫正后的结构表面,以起到保护创面、促进愈合的作用。
4.鼻腔填塞:为了压迫止血以及支撑鼻腔形态,会在鼻腔内进行填塞。通常会使用凡士林纱条等填塞材料,将其填入鼻腔内合适的位置,注意填塞要均匀适度,既保证止血效果,又不能过度压迫引起患者不适。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鼻腔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时需格外精细,要充分考虑鼻腔的正常结构和未来生长空间,避免过度矫正导致鼻腔狭窄等影响儿童鼻腔正常发育的情况。手术前后要加强对儿童鼻腔护理的指导,家长需协助儿童保持鼻腔清洁,密切观察儿童术后鼻腔通气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伴有基础疾病患者: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术前要将血压、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以降低手术风险。术中术后要密切监测血压、血糖变化,手术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轻柔,避免因手术刺激导致患者基础疾病加重。例如高血压患者术中要注意维持血压稳定,糖尿病患者要关注术后创面愈合情况,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影响血糖控制。
3.其他特殊情况患者:如鼻腔存在感染等情况,需先控制感染后再考虑手术;对于有吸烟习惯的患者,术前需严格戒烟,因为吸烟会影响鼻腔黏膜的血液循环和创面愈合,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