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有多种症状,包括排便习惯改变,如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与便秘交替;大便性状改变,如便血、大便变细;腹痛,有隐痛或胀痛及肠梗阻相关腹痛;还可能有腹部肿块、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贫血等,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诊早治。
一、排便习惯改变
排便次数增加:正常情况下,人体排便有相对稳定的频率,而直肠癌患者由于肿瘤刺激肠道,可导致肠道蠕动功能紊乱,使排便次数增多,可能从每天1-2次变为2-3次甚至更多,尤其在早晨起床后可能出现明显便意。对于有长期便秘或排便规律人群,这种排便次数的异常改变需引起重视,尤其是合并其他症状时。
腹泻与便秘交替:肿瘤影响肠道正常的消化吸收和传导功能,会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的情况。例如,一段时间可能频繁腹泻,大便不成形,而另一段时间又出现排便困难、便秘的状况。这是因为肿瘤导致肠道部分梗阻或刺激肠道分泌功能失调,不同阶段肠道的功能状态不同,从而表现出腹泻和便秘交替现象。
二、大便性状改变
便血:是直肠癌常见症状之一,多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血液,与粪便混合。这是由于肿瘤组织质地脆,容易发生溃烂、出血,血液随粪便排出。便血程度可轻可重,轻度时可能仅在粪便表面看到少量血迹,严重时可出现大量便血。对于出现不明原因便血的人群,无论年龄、性别,都应高度警惕直肠癌的可能,尤其是中老年人,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肠道疾病发生率增加,便血更需排查病因。
大便变细:肿瘤在肠道内生长,占据一定空间,会使肠腔逐渐狭窄,导致排出的大便形状变细,形似铅笔状或扁条状。这是肠道梗阻的早期表现之一,当肿瘤不断增大,肠腔狭窄到一定程度时,大便通过受阻,就会出现大便变细的情况。不同性别、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若出现大便性状突然变细且持续不缓解,都应及时就医检查。
三、腹痛
隐痛或胀痛:直肠癌患者可能出现腹部隐痛或胀痛,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程度一般较轻,容易被忽视。这是因为肿瘤生长过程中刺激肠道,引起肠道痉挛或肠道蠕动不协调所致。对于长期有腹部隐痛且原因不明的人群,特别是有直肠癌家族史或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的人,更要密切关注腹痛情况及其他伴随症状。
肠梗阻相关腹痛:当肿瘤导致肠道完全或部分梗阻时,会出现剧烈的腹痛,疼痛性质多为绞痛,同时可伴有腹胀、呕吐等症状。这种情况较为严重,是肿瘤进展到较晚期的表现之一。不同年龄人群发生肠梗阻相关腹痛时,处理方式有所不同,老年人可能因身体机能下降,恢复相对较慢,需要更谨慎的评估和治疗。
四、其他症状
腹部肿块:部分直肠癌患者可在腹部摸到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肿块的位置与肿瘤所在部位有关,一般在下腹部。但腹部摸到肿块并不一定就是直肠癌,也可能是其他肠道疾病,但对于有上述排便习惯、大便性状改变等症状同时摸到腹部肿块的人群,直肠癌的可能性较大,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全身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贫血等。消瘦是因为肿瘤消耗人体能量,患者进食减少且营养吸收障碍;乏力是由于长期慢性失血、营养缺乏等原因导致;贫血则是肿瘤出血或慢性失血引起血红蛋白降低所致。不同性别在出现全身症状时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和应对,女性可能因月经等因素本身有贫血倾向,若合并直肠癌相关贫血,情况可能更复杂,需要综合评估和处理。
总之,直肠癌的症状多样,当出现上述一种或多种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直肠指诊、结肠镜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