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痛可由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特殊人群需多加注意。感染性因素包括病毒、细菌及特殊病原体感染,不同病原体感染症状、检查及治疗方式各异;非感染性因素有空气干燥、过敏反应及胃食管反流,需采取相应缓解措施。特殊人群中,儿童警惕急性会厌炎,孕妇用药需谨慎,老年人合并基础病者喉咙痛可能是全身感染早期表现。诊断需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遵循相应原则,包括对症支持、抗生素治疗及物理疗法等。预防方面,要调整生活习惯、管理环境及接种疫苗。
一、感染性因素导致的喉咙痛
1.1病毒感染
常见于鼻病毒、冠状病毒及腺病毒感染,此类病原体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在免疫力下降时(如熬夜、疲劳)易引发急性咽炎。典型表现为晨起后咽部干痛、吞咽异物感,可伴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研究显示,约80%的急性咽炎由病毒感染引起,病程通常持续3~7天,具有自限性。
1.2细菌感染
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可导致化脓性扁桃体炎,晨起疼痛剧烈,可见扁桃体表面白色脓点。血常规检查常提示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CRP)>10mg/L。需警惕链球菌感染可能引发的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并发症,尤其儿童患者需及时诊治。
1.3特殊病原体感染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多见于季节交替期,症状持续时间长,可达2~3周。此类感染需通过血清学检测确诊,抗生素治疗需选择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药物(18岁以下禁用喹诺酮类)。
二、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喉咙痛
2.1空气干燥
冬季室内供暖或空调使用导致空气湿度<40%时,咽部黏膜水分蒸发加速,晨起后出现干燥性疼痛。建议夜间使用加湿器,保持湿度50%~60%,同时饮用温水缓解症状。
2.2过敏反应
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可诱发变应性咽炎,晨起后因夜间接触过敏原出现咽痒、阵发性咳嗽。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可辅助诊断,治疗需脱离过敏环境并使用抗组胺药物。
2.3胃食管反流
夜间平卧位时胃酸反流至咽部,刺激黏膜引发炎症。典型表现为晨起后咽部异物感、烧灼痛,可伴反酸、嗳气。24小时食管pH监测可确诊,治疗需调整饮食结构并使用抑酸药物。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3.1儿童
3岁以下儿童喉咙痛需警惕急性会厌炎,该病起病急骤,可致呼吸困难。若出现呼吸急促、流涎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使用含片类药物,防止误吸风险。
3.2孕妇
妊娠期喉咙痛需谨慎用药,细菌感染首选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需排除过敏史)。病毒性感染可通过生理盐水漱口、局部冷敷等物理方法缓解症状。
3.3老年人
合并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病者,喉咙痛可能为全身感染的早期表现。需监测血糖、血氧饱和度,出现高热、呼吸困难时及时就诊。
四、诊断与治疗建议
4.1诊断流程
病史采集(症状持续时间、伴随症状)+体格检查(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RP)+必要时影像学检查(颈部CT排除会厌脓肿)。
4.2治疗原则
病毒感染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细菌感染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物理疗法包括温盐水漱口(每日3~4次)、局部冷敷等。
五、预防措施
5.1生活习惯调整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用嗓。每日饮水1500~2000ml,分多次少量饮用。戒烟限酒,减少辛辣食物摄入。
5.2环境管理
定期清洁空调滤网,减少室内过敏原。使用空气净化器改善空气质量。外出佩戴口罩,减少病原体接触。
5.3疫苗接种
流感高发季节前接种疫苗,可降低病毒感染风险。对于反复发作的链球菌感染,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接种肺炎球菌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