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有可能出血,多为痰中带血丝等少量出血,其出血原因包括炎症刺激使黏膜充血水肿、局部黏膜糜烂致血管易破裂;需与鼻咽癌鉴别,鼻咽癌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其他症状,鼻咽镜表现不同;还需与血液系统疾病鉴别,血液系统疾病有全身其他部位出血表现,血常规等检查有异常,慢性咽炎出血局限咽部且全身无其他出血表现,不同人群在这些疾病发生概率上有特点。
一、慢性咽炎导致出血的原因
1.炎症刺激
慢性咽炎时,咽部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炎症会使黏膜充血、水肿。例如,有研究表明,慢性咽炎患者咽部黏膜下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容易破裂出血。炎症因子会持续刺激黏膜组织,导致局部血管脆性增加,在一些因素如用力咳嗽、频繁清嗓等情况下,就可能引起血管破裂出血,表现为痰中带少量血丝。
不同年龄段人群慢性咽炎的炎症刺激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慢性咽炎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其咽部黏膜较娇嫩,炎症刺激下也可能出现出血倾向;老年人由于咽部黏膜防御和修复功能相对较弱,炎症持续时间可能更长,出血风险相对较高一些。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群,烟草中的尼古丁、酒精等成分会加重咽部黏膜的炎症反应,从而增加出血的可能性;有过敏病史的人群,过敏原刺激咽部也会加重炎症,进而增加出血风险。
2.局部黏膜糜烂
慢性咽炎病情迁延不愈时,咽部黏膜可能会发生糜烂。糜烂的黏膜表面血管容易破裂出血。比如,一些慢性咽炎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炎症、不良理化因素等影响,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形成糜烂面,糜烂面下的血管就容易破损出血。
对于不同性别来说,在慢性咽炎导致黏膜糜烂出血方面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下发生率有别。长期处于粉尘环境工作的人群,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咽部黏膜更容易受到刺激而发生糜烂出血;有胃食管反流病史的人群,胃酸反流刺激咽部,也会导致黏膜糜烂出血风险增加,而胃食管反流在不同性别中的发生率可能有一定差异,但都会影响慢性咽炎出血情况。
二、与其他可能导致咽部出血疾病的鉴别
1.鼻咽癌
鼻咽癌也可能出现回吸性血涕等表现,需要与慢性咽炎出血鉴别。鼻咽癌引起的出血多是较早期就可能出现,且随着病情进展会有其他症状,如颈部淋巴结肿大、耳鸣、听力下降等。而慢性咽炎出血一般出血量少,且多为痰中带血丝,全身一般状况相对较好,没有鼻咽癌的其他典型伴随症状。通过鼻咽镜检查等可以明确鉴别,鼻咽镜下鼻咽癌可见鼻咽部新生物等异常表现,而慢性咽炎主要是咽部黏膜慢性炎症改变。
不同年龄、性别在这两种疾病的发生概率上有一定特点。鼻咽癌在中年以上人群相对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而慢性咽炎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有EB病毒感染史的人群鼻咽癌发病风险高,这部分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鉴别;而慢性咽炎患者多与局部刺激等因素相关。
2.血液系统疾病
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也会导致咽部出血。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咽部出血往往不是单一症状,会伴有全身其他部位出血表现,如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月经过多等。而慢性咽炎出血主要局限在咽部,全身其他部位一般无出血表现。通过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可以鉴别,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血常规会有血小板计数异常、白细胞异常等改变,凝血功能也可能出现异常,而慢性咽炎患者血常规等一般无这些异常。
对于儿童来说,血液系统疾病导致咽部出血需要特别警惕,儿童慢性咽炎相对少见,若儿童出现咽部出血,更要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对于老年人,本身可能有一些基础疾病,若出现咽部出血,也需要考虑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能,因为老年人血液系统疾病发生率相对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