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有典型和不典型症状,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闷痛等,持续3-5分钟,诱因多为体力劳动等;不典型症状因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等不同而有差异,如女性症状多样化、老年症状不典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无痛性表现;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胸痛发作更频繁等,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胸痛更剧烈等,还伴有全身、胃肠道、心律失常、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等症状。
一、典型症状
(一)胸痛
1.部位:主要位于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2.性质:胸痛常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扎样痛,发作时患者往往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3.诱因:多由体力劳动、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等)、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诱发。疼痛一般发生于劳力或激动的当时,而不是在劳累之后。
4.持续时间:一般持续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等硝酸酯类药物后可缓解。
(二)其他症状
1.全身症状:发作严重时可伴有出汗、烦躁不安、恐惧或濒死感等全身症状。
2.胃肠道症状: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上腹部,类似消化系统疾病,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易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
3.呼吸困难:可与胸痛同时出现,也可单独发生,表现为呼吸短促、气不够用等,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
二、不典型症状
(一)女性患者症状特点
女性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可能不如男性典型,常表现为不典型胸痛,如上腹部、颈部、下颌部、牙齿等部位的不适,还可能出现疲劳、气短、恶心等非特异性症状。这可能与女性的生理特点(如内分泌变化等)有关,使得症状表现多样化,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二)老年患者症状特点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等,甚至有些老年患者没有明显的胸痛症状,而以其他系统的表现为首发症状。这是因为老年人的痛觉神经敏感度下降,以及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导致症状不典型,增加了诊断的难度。
(三)糖尿病患者症状特点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由于自主神经病变,可能会出现无痛性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胸痛症状,而以突发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为首发表现,容易延误病情。
三、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症状
(一)不稳定型心绞痛
1.胸痛特点:胸痛发作频率增加、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诱因不明显,休息时也可发作,含服硝酸甘油缓解效果较以往差。
2.伴随症状:可伴有出汗、恶心、呕吐、心悸等症状,患者痛苦程度较稳定型心绞痛更重。
(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1.胸痛特点:胸痛程度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可达数小时或更长时间,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2.全身症状: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全身症状较为明显。
3.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等胃肠道症状比稳定型心绞痛时更为常见。
4.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天,以24小时内最多见,各种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
5.低血压和休克:疼痛期中血压下降常见,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80mmHg,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20ml/h)、神志迟钝、甚至晕厥者,为休克表现。
6.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随后可发生颈静脉怒张、肝大、水肿等右心衰竭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