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的止血方法包括局部压迫止血法(有指压法、鼻腔填塞法,指压法适用于多数前鼻孔出血,鼻腔填塞法分前鼻孔和后鼻孔填塞)、烧灼法(有化学药物烧灼、激光或射频烧灼)、血管结扎法(用于严重且其他方法无效的鼻出血)、内镜下止血法(可精准止血),还需全身治疗相关因素控制,包括纠正凝血功能异常、控制血压、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一、局部压迫止血法
(一)指压法
对于出血量较少的鼻出血,患者可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头稍向前倾,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持续压迫5-10分钟,同时可用冷水袋或湿毛巾敷前额和后颈,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前鼻孔出血的情况,一般人群均可采用,儿童也适用,但要注意压迫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导致不适。
(二)鼻腔填塞法
1.前鼻孔填塞:适用于出血较剧、经指压法无效者。常用凡士林油纱条、抗生素油膏纱条或止血海绵等填塞物。将填塞物填入鼻腔,填塞时要均匀紧密,自下而上、由后向前进行填塞。对于儿童,要选择较细且柔软的填塞物,避免损伤鼻腔黏膜。
2.后鼻孔填塞:适用于前鼻孔填塞无效的后鼻孔出血。需要由医生操作,将后鼻孔纱球填入后鼻孔,再行前鼻孔填塞。操作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二、烧灼法
(一)化学药物烧灼
使用硝酸银、三氯醋酸等化学药物对出血点进行烧灼,使出血点组织蛋白凝固,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反复小量出血且明确出血点的患者。对于儿童,要谨慎使用,避免过度烧灼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操作时要准确找到出血点,控制烧灼范围和深度。
(二)激光或射频烧灼
利用激光或射频的能量使出血部位组织蛋白凝固止血。其止血效果较好,对于明确的出血点可快速止血。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能量的控制,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过多损伤。不同年龄人群均可采用,但儿童操作时需在专业医生严密监护下进行。
三、血管结扎法
对于严重的、经上述方法治疗无效的鼻出血,可考虑血管结扎术。如中鼻甲平面以下出血可考虑结扎上颌动脉;中鼻甲平面以上出血则结扎筛前动脉等。该方法适用于出血凶猛、其他方法难以止血的情况,一般是在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后由医生决定是否采用,不同年龄人群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身体状况来综合考量是否适合该手术。
四、内镜下止血法
通过鼻内镜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鼻腔内的出血部位,然后进行精准止血。例如对于鼻腔深部的出血点,内镜下可采用电凝、微波等方法止血。这种方法对于复杂部位的出血止血效果较好,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较为复杂的鼻出血情况,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均可应用,但儿童操作时需要专业的内镜操作技术和合适的内镜设备。
五、全身治疗相关因素控制
(一)纠正凝血功能异常
如果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等,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补充相应的血小板或凝血因子等。例如对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需要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来改善血小板数量和功能,从而减少鼻出血的发生风险。不同年龄人群的凝血功能异常原因可能不同,儿童可能有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等情况,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二)控制血压
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鼻出血,需要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通过使用降压药物等方法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减少因血压波动导致的鼻出血。对于不同年龄的高血压患者,要选择合适的降压方案,儿童高血压相对较少见,但也可能存在,需谨慎选择降压药物并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三)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要补充相应的营养物质,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有助于提高血管壁的韧性等,减少鼻出血的发生。例如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K等,不同年龄人群的营养需求不同,儿童要保证合理的膳食结构以满足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成人则要注意均衡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