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癌是局限于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的癌症早期阶段,有细胞形态改变、上皮层完整等病理特征,好发于子宫颈、乳腺、皮肤等部位,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较好,不同人群患原位癌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女性要重视妇科检查,老年人注意防晒自查皮肤,特殊病史人群加强健康监测。
一、原位癌的定义
原位癌是指局限于上皮层内的癌,未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润生长。它是癌症的最早期阶段,上皮内的异常细胞已具备癌细胞的某些特征,如细胞形态和排列的异常等,但还没有穿透基底膜侵犯到周围间质组织。例如,子宫颈原位癌,此时癌细胞局限于子宫颈上皮内,没有突破基底膜向深层组织浸润。
二、原位癌的病理特征
1.细胞形态改变: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大、深染,核质比例增大,核分裂象增多,但一般不见病理性核分裂象。细胞排列紊乱,极性消失。以乳腺导管原位癌为例,癌细胞在导管内生长,失去了正常导管上皮细胞的有序排列。
2.上皮层完整性:原位癌的上皮层是完整的,基底膜保持完整,这是与浸润癌的重要区别点。浸润癌由于癌细胞突破了基底膜,会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而原位癌局限在上皮层内。
三、原位癌的好发部位及相关疾病
1.子宫颈:子宫颈原位癌较为常见,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女性如果感染了高危型HPV,尤其是16型和18型等,就容易引发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进而可能发展为原位癌。
2.乳腺:乳腺导管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是乳腺常见的原位癌类型。在乳腺组织中,导管内的异常细胞增殖可能形成导管原位癌,小叶内的异常细胞增殖则为小叶原位癌。
3.皮肤:某些皮肤的原位癌,如鲍恩病,好发于老年人,多见于曝光部位,如头颈部、手部等。其病理表现为表皮内有异型细胞,细胞排列紊乱等。
四、原位癌的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对于一些部位的原位癌,影像学检查可提供初步线索。例如乳腺X线检查,在乳腺导管原位癌中可能发现微小的钙化灶等异常表现;宫颈的影像学检查如阴道镜检查结合宫颈活检,有助于发现宫颈上皮内的异常病变情况。
2.组织病理学检查:这是诊断原位癌的金标准。通过对病变部位进行活检,获取组织样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排列等病理特征,以明确是否为原位癌以及具体的病理类型。比如对可疑的皮肤病变进行活检,病理医生可根据细胞的表现判断是否为原位癌。
五、原位癌的治疗及预后
1.治疗方式:原位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例如宫颈原位癌可采用宫颈锥切术等手术方式,将病变的上皮组织切除;乳腺原位癌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乳腺区段切除术等。手术切除后一般预后较好,因为癌细胞尚未突破基底膜,没有发生浸润和转移。
2.预后情况:原位癌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治愈率较高。多数患者经过合适的治疗后,可以达到临床治愈,复发的风险相对较低。例如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经过规范的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等预后指标通常较为理想。但如果原位癌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部分可能会进展为浸润癌,影响预后。
六、不同人群患原位癌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女性:女性在妇科检查中应重视宫颈涂片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宫颈原位癌等病变。对于有高危型HPV感染的女性,更要加强监测。在生活方式上,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等可能增加HPV感染风险的行为。
2.老年人:老年人患皮肤原位癌等情况相对较多,如鲍恩病。老年人要注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定期对皮肤进行自查,一旦发现皮肤有异常的斑块、溃疡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
3.特殊病史人群:有家族肿瘤病史的人群,患原位癌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这类人群更应加强健康监测,定期进行相关部位的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原位癌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