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胎停育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与辅助检查综合分析。临床症状体征方面,早孕反应突然减轻或消失、阴道出血或腹痛、子宫大小与孕周不符等需警惕;辅助检查中,超声检查是关键手段,如孕囊形态与大小、胎心搏动及胚胎生长停滞情况等可提示胎停育,血清hCG检测异常也可辅助判断。特殊人群如高龄孕妇、既往胎停育史孕妇、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及合并慢性疾病孕妇需加强监测。确诊需综合超声及血清学检查,确诊后应尽早终止妊娠,并提供心理支持。预防上,建议孕前全面检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基础疾病。
一、临床症状与体征监测
1、早孕反应消失:孕早期(通常6~12周)若出现恶心、呕吐、乳房胀痛等早孕反应突然减轻或消失,需警惕胎停育可能。但需注意,部分孕妇早孕反应本身较轻或随时间自然缓解,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阴道出血或腹痛:约50%的胎停育孕妇可能出现少量阴道出血(褐色或暗红色分泌物),或下腹部隐痛、坠胀感。但需与先兆流产、宫颈息肉等鉴别,单纯症状不能确诊。
3、子宫大小与孕周不符:通过妇科检查或超声测量子宫大小,若明显小于相应孕周,可能提示胚胎发育异常。但需排除孕妇月经不规律、排卵延迟等导致的孕周计算误差。
二、辅助检查
1、超声检查(关键手段):
(1)孕囊形态与大小:孕6~7周可见孕囊,若孕囊直径≥25mm仍未见卵黄囊,或孕囊直径≥20mm未见胚芽,提示胚胎停育可能。
(2)胎心搏动:孕6~8周可见原始心管搏动,若孕囊直径≥18mm未见胎心,或胚芽长度≥5mm未见胎心,可诊断胎停育。
(3)胚胎生长停滞:连续两次超声检查(间隔1~2周)显示胚胎无生长或孕囊形态异常(如皱缩、变形),可确诊。
2、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
(1)hCG水平异常:正常妊娠时hCG每48~72小时翻倍增长,若hCG增长缓慢或下降,可能提示胎停育。但需注意,hCG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多胎妊娠、异位妊娠),需结合超声检查综合判断。
(2)孕酮水平:孕酮水平低于5ng/ml可能提示胚胎发育不良,但孕酮波动较大,单独检测意义有限,需结合其他指标。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高龄孕妇(≥35岁):高龄孕妇胎停育风险增加,建议孕早期密切监测超声及hCG变化,必要时增加检查频率。
2、既往胎停育史孕妇:有反复胎停育史者,建议孕前进行全面检查(如染色体、免疫、凝血功能等),孕后尽早进行超声及hCG监测。
3、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孕妇:PCOS孕妇因内分泌异常,胎停育风险较高,需注意控制血糖、胰岛素抵抗,孕早期加强监测。
4、合并慢性疾病孕妇:如糖尿病、高血压、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需在孕前控制病情,孕后密切监测胚胎发育情况。
四、诊断与处理原则
1、确诊标准:需结合超声检查(无胎心搏动或胚胎生长停滞)及血清学检查(hCG增长异常)综合判断,避免单一指标误诊。
2、处理建议:确诊胎停育后,建议尽早终止妊娠,以减少感染、出血等并发症风险。可选择药物流产或手术清宫,具体方式需根据孕周、胚胎大小及孕妇意愿决定。
3、心理支持:胎停育对孕妇心理影响较大,建议提供心理咨询及家庭支持,帮助孕妇度过情绪低落期。
五、预防与生活方式调整
1、孕前检查:建议计划妊娠前进行全面体检,包括染色体、TORCH感染、甲状腺功能等,排除可能导致胎停育的因素。
2、健康生活方式:孕前及孕早期避免吸烟、饮酒、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保持规律作息及均衡饮食,适当补充叶酸。
3、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异常等,需在孕前控制病情,孕后密切监测相关指标。
胎停育的判断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综合分析,避免单一指标误诊。高龄、既往胎停育史、合并慢性疾病等孕妇需加强监测,确诊后及时处理以减少并发症。心理支持及生活方式调整对预防胎停育及后续妊娠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