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子痫前期需综合病史采集(了解妊娠相关信息、家族史)、体格检查(血压测量、体重监测、水肿检查)、实验室检查(尿液、血液检查)、超声检查(胎儿、母体子宫动脉)、眼底检查等多方面信息全面评估,不同情况孕妇诊断需考虑相关因素影响来制定精准方案
一、病史采集
1.妊娠相关信息:详细了解孕妇的妊娠情况,包括妊娠前有无高血压、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此次妊娠是第几次怀孕,怀孕的周数等。因为既往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相对较高,不同孕周的妊娠情况对于判断子痫前期的阶段等有重要意义。例如,妊娠20周以后首次发生的高血压、蛋白尿等情况需要重点关注是否为子痫前期。
2.家族史:询问家族中有无子痫前期、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家族史。家族遗传因素可能会影响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若家族中有相关疾病患者,孕妇自身发生子痫前期的可能性相对增加。
二、体格检查
1.血压测量:反复测量孕妇的血压,子痫前期的重要表现之一是血压升高。一般来说,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且间隔至少4小时的两次测量结果均符合此标准需要警惕。如果孕妇之前血压正常,在妊娠20周后血压升高达到上述标准,要高度怀疑子痫前期。
2.体重监测:监测孕妇的体重变化,子痫前期孕妇可能会出现体重异常增加的情况,每周体重增加≥0.9kg或每月增加≥2.7kg可能是子痫前期的体征之一。这是因为子痫前期可能导致体内水钠潴留等情况,从而引起体重异常增加。
3.水肿检查:检查孕妇有无水肿情况,子痫前期孕妇可能会出现水肿,多从踝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可表现为凹陷性水肿。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水肿都是子痫前期引起,不过水肿是子痫前期的一个可能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进行尿常规检查,重点看尿蛋白情况。尿蛋白阳性是子痫前期的重要表现之一,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g或随机尿蛋白定性≥+1。如果尿蛋白持续阳性,提示肾脏可能受到累及,需要考虑子痫前期的可能。
2.血液检查
血常规:了解孕妇的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情况。子痫前期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等血液学改变,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发现这些异常。例如,血小板计数<100×10/L可能提示病情较重。
肝肾功能检查:检查肝功能中的转氨酶等指标以及肾功能中的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子痫前期可能累及肝脏和肾脏,导致肝肾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肌酐升高等。
凝血功能检查:子痫前期可能影响凝血功能,通过凝血功能检查可以了解孕妇的凝血状态,如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
四、超声检查
1.胎儿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检查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胎儿的双顶径、股骨长等指标,评估胎儿的大小是否与孕周相符。同时,观察胎儿的血流情况等,有助于综合判断孕妇的病情以及胎儿的状况。例如,若胎儿生长受限,结合孕妇的血压、尿蛋白等情况,要考虑子痫前期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的可能。
2.母体子宫动脉超声检查:检测母体子宫动脉的血流情况,子痫前期孕妇子宫动脉可能出现血流阻力增加等异常情况,通过子宫动脉超声检查可以辅助诊断子痫前期以及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五、眼底检查
检查孕妇的眼底情况,子痫前期可能会引起眼底病变,如视网膜小动脉痉挛、视网膜水肿、絮状渗出或出血等。通过眼底检查可以直观地了解孕妇全身小血管的病变情况,对于判断子痫前期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帮助。
总之,确诊子痫前期需要综合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和眼底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行全面评估,只有通过多项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才能准确判断孕妇是否患有子痫前期。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孕妇,在诊断过程中都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对检查结果和病情判断的影响,从而制定更加精准的诊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