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的引发因素包括局部因素如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疾病影响、咽部邻近器官疾病、长期过度用嗓;全身因素如贫血、消化不良、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低下;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气候温度湿度变化。
一、局部因素
1.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急性咽炎若未能彻底治愈,炎症反复刺激咽部黏膜,可逐渐转为慢性咽炎。例如,儿童时期若频繁发生急性咽炎,由于儿童咽部淋巴组织较丰富,炎症更易迁延不愈,进而增加慢性咽炎的发病风险;成年人若因劳累、感染等因素导致急性咽炎多次复发,也会使咽部黏膜处于持续的炎症状态,引发慢性咽炎。
2.鼻腔、鼻窦疾病影响:鼻腔、鼻窦的炎症可造成鼻分泌物倒流至咽部,长期刺激咽部黏膜。比如,患有慢性鼻窦炎的患者,脓涕会不断流向咽部,其中的炎性物质会反复刺激咽部,导致咽部黏膜充血、水肿,引发慢性咽炎。尤其在一些过敏体质的人群中,鼻腔过敏反应伴发的分泌物增多更易诱发慢性咽炎。
3.咽部邻近器官疾病:如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其炎症蔓延至咽部,长期刺激咽部组织。对于儿童而言,腺样体肥大较为常见,肥大的腺样体可阻塞后鼻孔,导致鼻腔分泌物引流不畅,同时也会使咽部受到刺激,容易引发慢性咽炎。而成年人的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隐窝内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不断感染咽部,也可诱发慢性咽炎。
4.长期过度用嗓:教师、歌手等长期用嗓过度的人群,咽部黏膜长时间处于紧张、疲劳状态,易发生损伤,进而引发慢性炎症。例如,教师每天长时间授课,声带和咽部黏膜持续摩擦,容易出现充血、水肿,若不注意休息和保养,就容易发展为慢性咽炎。
二、全身因素
1.贫血:贫血患者全身血液循环不畅,咽部黏膜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和氧供,局部抵抗力下降,易受病原体侵袭而引发慢性炎症。尤其是中重度贫血患者,这种影响更为明显。例如,一些患有缺铁性贫血的患者,由于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携氧能力下降,咽部黏膜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容易发生慢性炎症。
2.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可导致胃酸及胃内容物反流至咽部,刺激咽部黏膜。肥胖人群、老年人等更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情况。肥胖者腹腔压力较高,容易促使胃内容物反流;老年人胃肠蠕动功能减弱,也易发生胃食管反流。反流的胃酸会损伤咽部黏膜,长期可引发慢性咽炎。
3.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可导致咽部血液循环障碍,使咽部黏膜发生慢性炎症改变。高血压患者血管压力增高,影响咽部的血液循环,而动脉硬化会使血管弹性降低,进一步影响咽部血液供应,导致咽部黏膜营养不足,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慢性咽炎。
4.内分泌紊乱:如更年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可出现咽部黏膜干燥、不适等症状,容易诱发慢性咽炎。更年期女性由于内分泌系统的变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会影响咽部的感觉和分泌功能,导致咽部出现各种不适,增加慢性咽炎的发病几率。
5.免疫功能低下:一些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免疫功能受到影响,咽部容易反复感染,从而引发慢性咽炎。例如,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咽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导致慢性咽炎的发生;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也会出现咽部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慢性咽炎。
三、环境因素
1.空气污染:长期处于粉尘、化学气体污染的环境中,如工厂车间、装修现场等,咽部黏膜易受到刺激和损伤。空气中的粉尘可附着在咽部黏膜表面,化学气体则会直接刺激咽部黏膜,导致咽部黏膜充血、水肿,引发慢性炎症。例如,在水泥厂工作的工人,长期接触粉尘,咽部慢性炎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2.气候、温度、湿度变化:寒冷、干燥的气候可使咽部黏膜血管收缩,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感染;而炎热、潮湿的环境则有利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滋生繁殖,增加咽部感染的机会。例如,在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咽部黏膜水分流失较快,容易出现咽干、咽痛等症状,若不注意防护,就容易发展为慢性咽炎;在夏季高温多雨时,空气中湿度大,也容易滋生细菌,增加咽部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