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耳部疼痛与不适、听力下降与耳闷感、耳流脓与分泌物特征及全身症状与伴随表现;不同类型中耳炎症状有差异,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以耳闷、听力下降为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起病急且耳痛剧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程长且反复耳流脓;特殊人群症状特点不同,婴幼儿常抓耳哭闹,老年患者症状不典型但易有严重并发症,妊娠期女性分泌性中耳炎风险增加;症状鉴别诊断要点包括与外耳道炎、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区分;症状监测与就医指征涵盖症状进展监测、听力变化评估及并发症预警信号。
一、中耳炎的典型症状表现
1.耳部疼痛与不适
急性中耳炎以耳痛为主要症状,儿童常表现为夜间突发剧烈耳痛,伴哭闹、抓耳动作。疼痛性质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痛,吞咽、咳嗽时加重,与中耳腔内压力变化及炎症刺激鼓膜有关。研究显示,约85%的急性中耳炎患儿存在耳痛症状,且疼痛程度与中耳积液量呈正相关。
2.听力下降与耳闷感
患者主观感觉耳内堵塞感,听声音模糊,儿童可能表现为对声音反应迟钝、看电视音量调大。客观检查可见传导性听力损失,气导阈值较骨导提高15~30dB,主要由中耳积液导致声波传导受阻引起。听力下降程度与积液黏稠度相关,黏稠性积液对听力影响更显著。
3.耳流脓与分泌物特征
当鼓膜穿孔后,外耳道可出现脓性分泌物,初期为稀薄黄色液体,后期转为黏稠脓液,伴臭味。分泌物细菌培养常见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莫拉菌。研究指出,鼓膜穿孔后耳流脓症状持续超过72小时者,需警惕慢性中耳炎可能。
4.全身症状与伴随表现
儿童患者常伴发热,体温多在38~39℃,伴食欲减退、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婴幼儿可出现烦躁不安、睡眠障碍。老年人因免疫力下降,全身症状可能不典型,但易并发颅内感染,需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变化。
二、不同类型中耳炎的症状差异
1.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以耳闷、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耳痛较轻或无。检查可见鼓膜内陷、光锥消失,透见液平面。研究显示,该型中耳炎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与腺样体肥大、过敏体质密切相关。
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起病急骤,耳痛剧烈,伴高热、呕吐。鼓膜充血明显,后期出现穿孔,脓液流出后疼痛缓解。细菌培养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需及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程超过8周,反复耳流脓,听力逐渐下降。检查可见鼓膜穿孔,听骨链可能破坏。长期慢性炎症可致耳廓后沟消失、外耳道狭窄等解剖改变,增加手术难度。
三、特殊人群的症状特点
1.婴幼儿患者
因不会表达,常表现为抓耳、摇头、易激惹。夜间睡眠时因体位改变致耳痛加重,出现阵发性哭闹。研究显示,6月龄以下婴儿中耳炎易被漏诊,需结合耳镜检查及声导抗测试综合判断。
2.老年患者
症状多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轻度耳闷或听力下降。但易并发迷路炎、面神经麻痹等严重并发症。研究指出,老年慢性中耳炎患者中,约15%合并糖尿病,需注意血糖控制对感染的影响。
3.妊娠期女性
因激素水平变化,咽鼓管功能可能异常,增加分泌性中耳炎风险。治疗时需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物,优先选择局部用药。
四、症状的鉴别诊断要点
1.与外耳道炎的区分
外耳道炎疼痛局限于外耳道口,牵拉耳廓时疼痛加剧,无听力下降及全身症状。检查可见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无鼓膜病变。
2.与梅尼埃病的鉴别
梅尼埃病以反复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及耳鸣为特征,无耳痛及耳流脓。前庭功能检查可显示单侧半规管功能减弱。
3.与突发性耳聋的区分
突发性耳聋为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伴耳鸣、耳闷,无耳痛及分泌物。纯音测听显示气骨导同时下降,与中耳炎的传导性听力损失不同。
五、症状监测与就医指征
1.症状进展监测
若耳痛持续超过48小时、耳流脓伴臭味、发热超过3天未退,需立即就医。儿童出现拒食、嗜睡、前囟隆起等表现,提示可能并发颅内感染。
2.听力变化评估
定期进行声导抗测试及纯音测听,若气导阈值较骨导提高超过30dB,或言语识别率下降,需考虑手术干预。
3.并发症预警信号
出现剧烈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或面神经麻痹、眩晕等颅神经症状,提示可能并发脑脓肿、迷路炎,需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