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癌晚期有局部症状如多处淋巴结进行性肿大、局部形成肿块;全身症状包括发热、消瘦、盗汗;还会有其他器官受累症状,如侵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骨骼、中枢神经系统等;儿童和老年淋巴癌晚期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症状隐匿且全身症状可能突出,老年患者各器官功能衰退、耐受性差,需关注多方面情况。
一、局部症状
1.淋巴结肿大:淋巴癌晚期时,全身多处淋巴结会进行性肿大,通常以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较为常见。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硬,可相互融合成团,一般无明显疼痛,但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如压迫气管可导致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等。例如,有研究发现约70%-80%的淋巴癌晚期患者会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的表现,且随着病情进展,肿大的范围可能会不断扩大。
2.局部肿块:除了淋巴结肿大外,还可能在身体局部形成肿块,肿块的大小、形状等因肿瘤的具体位置和生长情况而异。比如发生在纵隔部位的淋巴癌,可能会形成纵隔肿块,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可发现纵隔内有明显的占位性病变。
二、全身症状
1.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低热(37.5℃-38℃)、中等度热(38.1℃-39℃)或高热(39℃以上)。发热类型多样,有的患者表现为周期性发热,即所谓的Pel-Ebstein热,体温可在数天内自行下降至正常,然后又再次升高。研究表明,约50%左右的淋巴癌晚期患者会出现发热现象,发热的原因与肿瘤细胞释放的致热物质等因素有关。
2.消瘦:患者会在短期内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体重可在数月内减轻10%以上。这是因为肿瘤细胞增殖迅速,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同时患者的食欲可能受到影响,导致摄入的营养不足,从而出现消瘦的表现。例如,一些患者原本体重正常,在淋巴癌晚期几个月内体重可减轻10公斤甚至更多。
3.盗汗:夜间或入睡后出汗较多,可湿透衣物。这是由于肿瘤细胞的代谢活跃,导致机体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汗腺分泌异常。盗汗现象在淋巴癌晚期患者中较为常见,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舒适度。
三、其他器官受累症状
1.侵犯消化系统: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肿瘤侵犯胃肠道,还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表现为黑便、呕血等。例如,有文献报道,约10%-20%的淋巴癌晚期患者会出现消化系统受累的情况,出现上述消化道相关症状。
2.侵犯呼吸系统:若肿瘤累及肺部,可出现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当肿瘤阻塞气道时,呼吸困难会明显加重。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片或CT可发现肺部有占位性病变或浸润影等异常表现。
3.侵犯骨骼:部分患者会出现骨骼疼痛,疼痛部位因受累骨骼不同而异,如累及脊柱可出现背痛,累及长骨可出现相应部位的疼痛。严重时可能会发生病理性骨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通过骨扫描等检查可发现骨骼有异常的放射性浓聚区。
4.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出现头痛、呕吐、视力障碍、抽搐、昏迷等症状,这是由于肿瘤细胞侵犯脑实质或脑膜等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所致。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淋巴癌晚期患者病情往往较为严重,预后相对较差。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淋巴癌晚期患者:儿童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淋巴癌晚期症状可能表现得相对隐匿,但也可能出现更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发热、消瘦等可能更为突出。由于儿童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在观察病情时需要更加细致,同时要考虑到儿童在治疗过程中对药物的代谢、不良反应的易感性等与成人的差异。例如,儿童在出现发热时,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因为儿童发热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而淋巴癌导致的发热需要与感染等其他原因导致的发热相鉴别,且在退热等对症处理时要选择适合儿童的方式和药物。
老年淋巴癌晚期患者:老年患者各器官功能衰退,对于淋巴癌晚期出现的症状耐受性较差。例如,老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可能很快就会影响心肺功能,需要更密切地监测呼吸、血氧等指标。在出现消瘦时,由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基础的营养问题,淋巴癌导致的消瘦会进一步加重其营养不良的状况,需要更加关注营养支持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老年患者在用药等方面需要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选择相对更安全、对器官功能影响较小的治疗相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