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炎与贲门癌在定义病理、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及治疗原则上有区别。贲门炎由多种因素引起,症状轻不特异,胃镜见黏膜充血水肿等,影像学无特异,针对病因及调整生活方式治疗;贲门癌是恶性肿瘤,与多种因素相关,有进行性吞咽困难等症状,胃镜见肿块溃疡等,影像学可发现占位等,早期可手术,中晚期综合治疗
一、定义与病理特征
1.贲门炎:是发生在贲门部位的炎症性病变,多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胆汁反流、长期进食刺激性食物等因素引起,病理上主要表现为贲门部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黏膜层有炎症细胞浸润,一般黏膜腺体结构尚完整,无明显异型性。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性别差异无明显特殊性,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酗酒、喜食烫食等会增加发病风险,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者易患贲门炎。
2.贲门癌:是发生在贲门部位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遗传因素、长期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食用腌制、烟熏食物等)、慢性炎症刺激(贲门炎长期不愈可能增加癌变风险)等,病理上可见癌细胞浸润性生长,破坏正常组织结构,细胞具有异型性,可出现癌巢形成等典型恶性肿瘤病理表现。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男性相对多见,有家族肿瘤病史、长期不健康生活方式者患病风险较高。
二、临床表现
1.贲门炎:症状相对较轻且不特异,常见症状有上腹部不适、隐痛、反酸、嗳气、烧心等,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在胃镜检查时偶然发现。症状的严重程度和表现因个体差异及病情轻重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不会出现恶病质等严重消耗表现,生活方式不健康者症状可能更易反复。
2.贲门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可能仅有类似贲门炎的上腹部不适、隐痛等,但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开始可能进干食时有梗阻感,逐渐发展到进流食甚至水都难以咽下,还可伴有体重减轻、贫血、乏力等全身消耗症状,晚期患者可出现恶病质表现,如极度消瘦、衰竭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病程进展中表现可能因身体基础状况不同而有差异,老年患者可能基础疾病多,会影响对症状的耐受和病情判断。
三、检查方法及表现
1.胃镜检查
贲门炎:胃镜下可见贲门部黏膜充血、水肿,呈红斑样改变,可有散在糜烂灶,黏膜活检病理提示炎症细胞浸润,腺体无明显异型。不同个体炎症程度不同时,胃镜下表现的红斑范围、糜烂数量等有差异,Hp感染引起的贲门炎可能还可见到黏膜呈花斑样改变等。
贲门癌:胃镜下可见贲门部有肿块、溃疡等病变,肿块可呈菜花样、结节状等,溃疡多边缘不整齐、底部凹凸不平,活检病理可找到癌细胞,能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等情况。不同病理类型的贲门癌在胃镜下形态可能有一定差异,如腺癌多见,其胃镜表现符合腺癌的一般特点。
2.影像学检查
贲门炎:影像学检查一般无特异性改变,上消化道钡餐可能表现为贲门部黏膜皱襞增粗等非特异表现。对于Hp感染相关的贲门炎,有时通过尿素呼气试验等检查可发现Hp感染情况来辅助诊断。
贲门癌:胸部CT、腹部CT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贲门部占位性病变,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等情况。不同分期的贲门癌在影像学上表现不同,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贲门部黏膜增厚,晚期则可见较大肿块及转移灶等。
四、治疗原则
1.贲门炎:首先针对病因治疗,如Hp感染引起的贲门炎需进行抗Hp治疗,常用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铋剂(如枸橼酸铋钾等)联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对于胆汁反流引起的贲门炎,可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等)等。生活方式调整至关重要,包括戒烟限酒、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等,不同年龄患者在生活方式调整上需注意其特殊性,如老年患者要更温和地改变饮食习惯,儿童若因特殊情况患病(虽相对少见)则需在家长配合下严格遵循饮食调整要求。
2.贲门癌:治疗需根据肿瘤分期等情况综合判断,早期贲门癌可考虑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及周围组织;中晚期贲门癌可能需要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术治疗要考虑患者的身体耐受情况等,不同年龄患者手术风险及术后恢复情况不同,老年患者可能恢复相对较慢,需加强术后护理等。化疗药物的选择要考虑患者的肝肾功能、身体一般状况等,靶向治疗则需要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相应的靶点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