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涕由鼻腔黏膜腺体分泌的黏液与吸入物混合而成,正常时腺体持续分泌少量黏液以湿润鼻腔等;受刺激时分泌会变化,不同人群鼻涕形成有特点,正常鼻涕有健康意义,异常鼻涕能提示不同健康状况,如清水样鼻涕多见于过敏或急性鼻炎初期,脓性鼻涕提示细菌感染,血性鼻涕可能由多种情况引起。
一、基础分泌情况
正常情况下,鼻腔黏膜的黏液腺不断分泌稀薄的黏液,主要成分包括水、黏蛋白、电解质等。水是黏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比可达90%以上,它为黏液提供了湿润的基础状态。黏蛋白则具有一定的黏性,能够黏附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细菌等异物。例如,空气中的PM2.5等颗粒物被吸入鼻腔后,会被黏液黏附,避免其进入下呼吸道。
二、受刺激后的分泌变化
当鼻腔受到刺激时,黏液分泌会增加。比如,寒冷空气刺激鼻腔时,鼻腔黏膜血管收缩后扩张,腺体分泌增强,鼻涕分泌量增多,此时鼻涕可能较稀薄;而当鼻腔受到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刺激时,鼻腔黏膜处于过敏反应状态,肥大细胞等会释放炎症介质,刺激黏液腺和浆液腺大量分泌黏液,鼻涕会变得黏稠,可能还会伴有鼻塞等症状。另外,上呼吸道感染时,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感染鼻腔黏膜,引起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刺激腺体分泌亢进,导致鼻涕分泌增多,初期可能为清水样鼻涕,后期可能因炎症产生的坏死组织、白细胞等混合而变为脓性鼻涕。
不同人群鼻涕形成的特点及相关因素
一、儿童群体
儿童的鼻腔黏膜相对娇嫩,腺体分泌功能尚未完全成熟但又较为活跃。儿童在感冒时,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受到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发鼻腔炎症,导致鼻涕分泌明显增多。而且儿童的鼻纤毛运动功能相对较弱,对于黏液的清除能力不如成人,所以儿童感冒时鼻涕滞留的情况可能更常见。例如,幼儿感冒后,常常会有较多的鼻涕堵塞鼻腔,影响呼吸和吃奶。同时,儿童如果接触到过敏原,如家中的宠物毛发等,也容易引起鼻腔过敏反应,出现较多的清水样鼻涕。
二、成年人群体
成年人的鼻腔黏膜功能相对稳定,但也会受到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长期吸烟的成年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鼻腔黏膜,导致黏液腺分泌异常,增加鼻涕的分泌量,并且使鼻涕的性状改变,变得黏稠。另外,成年人如果处于空气污染较严重的环境中,如长期在工业污染区域工作,鼻腔持续受到污染物刺激,也会使鼻涕分泌增多且性状异常。而对于患有过敏性鼻炎的成年人,在接触过敏原时,会出现典型的大量清水样鼻涕分泌的情况,这是由于过敏反应导致鼻腔黏膜处于高反应状态,腺体过度分泌所致。
三、老年人群体
老年人鼻腔黏膜逐渐萎缩,腺体分泌功能减退,但同时老年人常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等,可能会影响呼吸时的气流对鼻腔黏膜的刺激情况。而且老年人的鼻纤毛运动功能下降,对黏液的清除能力减弱。所以老年人鼻涕分泌量相对较少,但如果发生鼻腔炎症等情况,由于黏膜修复能力和腺体代偿能力较差,鼻涕的变化可能相对不典型。例如,老年人感冒后,鼻涕分泌增多的程度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但一旦出现鼻涕异常,可能提示病情相对复杂,需要更谨慎地观察和处理。
鼻涕相关的健康意义及异常情况提示
一、正常鼻涕的健康意义
正常的鼻涕保持了鼻腔的湿润环境,有助于维持鼻腔的正常生理功能。它可以过滤吸入的空气,防止较大的颗粒物质进入下呼吸道,同时为鼻腔黏膜提供必要的湿润度,利于鼻腔黏膜纤毛的正常运动,纤毛通过摆动可以将黏附异物的黏液向鼻咽部方向移动,最终通过吞咽等动作将其清除出体外。
二、异常鼻涕的提示意义
1.清水样鼻涕:多见于过敏性鼻炎发作时,是机体对过敏原产生过敏反应,鼻腔黏膜腺体大量分泌稀薄黏液的表现。另外,急性鼻炎初期也可能出现清水样鼻涕,此时是病毒感染引起鼻腔黏膜早期炎症反应的表现。
2.脓性鼻涕:通常提示鼻腔存在细菌感染,如化脓性鼻窦炎等疾病,是由于炎症导致鼻腔黏膜产生脓性分泌物,其中包含大量的白细胞、细菌及坏死组织等。
3.血性鼻涕:如果鼻涕中带有血丝,可能是鼻腔黏膜干燥、外伤(如用力擤鼻等)、鼻腔异物、鼻腔肿瘤等情况引起。例如,鼻腔黏膜干燥时,黏膜血管容易破裂出血,与鼻涕混合形成血性鼻涕;鼻腔内有肿瘤时,肿瘤组织破溃也会导致血性鼻涕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