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停原因多样,主要包括胚胎染色体异常(占比约50%~60%,常见三体综合征等,高龄孕妇风险增加)、母体免疫因素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同种免疫异常)、内分泌代谢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生殖系统解剖异常(子宫畸形、宫颈机能不全等)、感染因素(TORCH感染、下生殖道感染)、环境及生活方式因素(接触有害物质、吸烟酗酒等)、其他因素(父亲精子DNA碎片率过高、药物影响)等。特殊人群如高龄孕妇、有多次胎停史者、合并慢性疾病者及心理压力过大者需加强关注,进行相应筛查、治疗与监测。
一、胚胎染色体异常
1.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是导致胎停的首要原因,占比约50%~60%。常见包括三体综合征(如21-三体)、单体综合征(如Turner综合征)及染色体易位、缺失等。此类异常多源于配子形成时减数分裂错误,或受精后早期胚胎有丝分裂异常。
2.高龄孕妇(≥35岁)染色体异常风险显著增加,因卵子质量随年龄下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概率升高。建议此类人群孕前接受遗传咨询,必要时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
二、母体免疫因素异常
1.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抗磷脂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通过免疫复合物沉积、补体激活等机制导致胎盘血管血栓形成,影响胚胎血供。患者需在孕前规范治疗,孕期监测抗心磷脂抗体、β2糖蛋白Ⅰ抗体等指标。
2.同种免疫异常(如封闭抗体缺乏)可能导致母体对胚胎产生免疫排斥。临床可通过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或免疫球蛋白输注改善,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三、母体内分泌代谢紊乱
1.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因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胚胎着床失败或早期流产风险增加。建议控制体重、改善代谢指标,必要时使用二甲双胍等药物。
2.甲状腺功能异常(如临床或亚临床甲减)可影响胚胎神经发育及胎盘功能。建议孕前筛查TSH、FT4等指标,TSH>2.5mIU/L者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
四、母体生殖系统解剖异常
1.先天性子宫畸形(如双角子宫、纵隔子宫)通过改变宫腔形态影响胚胎着床及血供。宫腔粘连、子宫肌瘤(黏膜下或直径>5cm肌壁间肌瘤)亦可能导致胎停,需通过宫腔镜、MRI等检查确诊。
2.宫颈机能不全者易发生孕中晚期流产,典型表现为无痛性宫颈扩张。既往有宫颈损伤史(如锥切术)或中孕期流产史者需警惕,必要时行宫颈环扎术。
五、感染因素
1.TORCH感染(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中,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急性感染期可导致胚胎畸形或流产。建议孕前筛查IgM抗体,阳性者需治疗转阴后妊娠。
2.细菌性阴道病、支原体感染等下生殖道感染可能上行至宫腔,引发绒毛膜炎。建议有症状者行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规范使用抗生素治疗。
六、环境及生活方式因素
1.接触有害物质(如甲醛、苯、重金属)或放射线可能直接损伤胚胎DNA。建议备孕期及孕期避免新装修房屋、远离工业污染区,职业暴露者需调岗。
2.吸烟、酗酒、肥胖(BMI≥28kg/m2)及长期精神压力通过氧化应激、内分泌紊乱等机制增加胎停风险。建议控制体重(BMI18.5~23.9kg/m2)、戒烟戒酒、保持规律作息。
七、其他因素
1.父亲精子DNA碎片率过高(>30%)与胚胎染色体异常及胎停相关。建议男方行精子DNA完整性检测,异常者可通过抗氧化治疗(如维生素E、左卡尼汀)改善。
2.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及部分中药(如麝香、红花)可能增加流产风险。备孕期及孕期需严格评估用药必要性,避免自行服用保健品。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高龄孕妇(≥35岁)需加强产前筛查,孕11~13+6周行NT检查,孕16~20周行羊水穿刺或无创DNA检测。
2.既往有2次及以上胎停史者,建议行夫妇双方染色体核型分析、血栓前状态筛查(如蛋白S、蛋白C活性)、自身免疫抗体检测等全面病因排查。
3.合并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者需在孕前控制病情,孕期密切监测血糖、血压,避免子痫前期等并发症。
4.心理压力过大者可通过心理咨询、正念训练等方式缓解焦虑,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焦虑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