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痛咽口水都痛可能由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引起。感染性因素包括急性扁桃体炎(多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儿童及不良生活方式人群易患)、急性咽炎(病毒或细菌感染,儿童及粉尘空气污染地区人群易患)、会厌炎(多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儿童及基础疾病患者易患);非感染性因素包括咽喉部外伤(进食尖锐食物或颈部受外力撞击等导致,有不良进食习惯及高风险职业人群易患)、咽喉部异物(多见于儿童,成人也可能发生,儿童因好奇心强等易患)、反流性咽喉炎(胃内容物反流刺激咽喉部,肥胖、妊娠、长期饮酒吸烟等人群易患)。
一、感染性因素
1.急性扁桃体炎:
病因及机制:主要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过度劳累、受凉等,病原体容易侵入扁桃体导致炎症。炎症会使扁桃体充血、肿胀,患者会出现喉咙痛咽口水都痛的症状,同时可能伴有发热、扁桃体表面有脓性分泌物等表现。在儿童中,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相对更容易患急性扁桃体炎;而在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中,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相关研究:多项临床研究表明,急性扁桃体炎患者中约70%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通过咽拭子培养等检查手段可以明确病原体。
2.急性咽炎:
病因及机制:病毒(如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或细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是常见病因。病毒感染多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细菌感染可因接触被污染的物品等途径。炎症累及咽部黏膜,导致咽部黏膜充血、水肿,引起喉咙痛,且吞咽口水时疼痛加重。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儿童由于呼吸道屏障功能较弱,更易发生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咽炎;长期处于粉尘环境、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的人群,患急性咽炎的几率相对较高。
相关研究:研究发现,在急性咽炎患者中,病毒感染占比约为50%-70%,通过病毒核酸检测等方法可明确病毒类型。
3.会厌炎:
病因及机制:主要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等感染引起,也可由外伤、过敏等因素诱发。会厌会出现明显的充血、肿胀,严重时可导致气道梗阻。患者除了喉咙痛咽口水都痛外,还可能伴有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儿童是会厌炎的高发人群,因为儿童的会厌黏膜下组织疏松,感染后容易发生肿胀;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也更容易患上会厌炎。
相关研究:临床数据显示,会厌炎患者中约40%-60%与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有关,通过喉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会厌的病变情况。
二、非感染性因素
1.咽喉部外伤:
病因及机制:如进食尖锐食物划伤咽喉部黏膜,或颈部受到外力撞击等。外伤会导致咽喉部组织损伤,引起疼痛,吞咽口水时刺激受伤部位,疼痛加剧。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有不良进食习惯(如进食过快、食物未经充分咀嚼等)的人群更容易发生咽喉部外伤;从事高风险职业(如建筑工人等)的人群,颈部受到外伤的风险较高。
相关研究:相关统计表明,因进食不当导致咽喉部外伤的病例占咽喉部外伤总病例的一定比例,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可明确外伤情况。
2.咽喉部异物:
病因及机制:多见于儿童,尤其是3-10岁的儿童,常因口中含物玩耍、进食时哭闹等原因导致异物卡在咽喉部。异物会刺激咽喉部黏膜,引起疼痛,吞咽口水时疼痛明显。成人也可能发生,如误吞鱼刺等。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由于好奇心强且吞咽协调能力较差,是咽喉部异物的高发人群;有佩戴假牙等情况的成人,也可能因假牙松动等原因导致异物卡在咽喉部。
相关研究:临床资料显示,儿童咽喉部异物病例占咽喉部异物总病例的较大比例,通过X线、喉镜等检查可发现异物的位置。
3.反流性咽喉炎:
病因及机制: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部黏膜,引起炎症反应。患者除了喉咙痛咽口水都痛外,还可能伴有反酸、烧心等症状。肥胖、妊娠、长期饮酒吸烟等人群更容易发生反流性咽喉炎,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导致胃内容物更容易反流。肥胖人群由于腹部压力较高,妊娠时子宫增大也会增加腹压,从而促使胃内容物反流;长期饮酒吸烟会损伤食管下括约肌及咽喉部黏膜,增加反流性咽喉炎的发病风险。
相关研究:研究发现,约50%-70%的反流性咽喉炎患者存在胃食管反流的情况,通过24小时食管pH监测等检查可辅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