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是发生在咽部的炎症,分急、慢性,发病与感染、不良生活及环境因素等有关,表现不同,影像无特异,病理见炎性浸润;喉癌是喉部恶性肿瘤,与多种因素相关,分声门上、声门、声门下型,影像有占位,病理见癌细胞;治疗上咽炎对症、除因等,喉癌手术、放疗、化疗等,不同人群有差异。
一、定义与发病部位
咽炎:是发生在咽部的炎症,咽部包括鼻咽、口咽和喉咽等部位,可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等类型。急性咽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慢性咽炎常与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饮酒、过度用嗓等)、环境因素(空气污染等)有关。
喉癌:是发生在喉部的恶性肿瘤,喉部是呼吸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声带等结构,喉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长期大量吸烟、饮酒、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长期接触职业性致癌物质(如石棉、芥子气等)等。
二、临床表现差异
咽炎
急性咽炎:起病较急,主要症状有咽部干燥、灼热、疼痛,可伴有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吞咽时疼痛往往较为明显,有时可放射至耳部,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急性充血、肿胀。
慢性咽炎:症状相对较轻且持续时间较长,常有咽部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微痛感,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常有刺激性咳嗽,晨起时可出现频繁的刺激性咳嗽,伴恶心,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咽后壁有较多散在的淋巴滤泡增生等。不同年龄人群可能因生活方式不同而有差异,比如长期用嗓的教师等人群慢性咽炎发生率相对较高;儿童慢性咽炎可能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等有关。
喉癌
声门上型喉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能仅有喉部异物感、咽部不适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咽喉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耳部,晚期可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喉镜检查可见声门上区新生物。
声门型喉癌:早期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且逐渐加重,是声门型喉癌最常见的首发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可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喉镜下可见声带部位新生物。
声门下型喉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咳嗽、痰中带血、呼吸困难等症状,喉镜检查可见声门下区新生物。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男性由于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发生率相对可能高于女性,不同年龄阶段发病后症状进展速度等可能有差异。
三、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鉴别
影像学检查
咽炎:一般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改变,咽部黏膜在影像学上可能无明显异常增厚等恶性肿瘤的表现,如咽部的CT或MRI检查,多显示咽部黏膜无明显占位性病变等。
喉癌: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喉部有占位性病变,如喉部CT或MRI能清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浸润范围等,有助于判断肿瘤的分期等情况,例如喉癌患者的CT或MRI图像上可看到喉部组织有异常增生的团块影等。
病理学检查
咽炎:病理学检查可见咽部黏膜组织有炎性细胞浸润等炎症表现,无肿瘤细胞。
喉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喉癌的金标准,可发现癌细胞,通过对癌细胞的形态、结构等进行观察,能明确喉癌的病理类型等,如可区分是鳞状细胞癌等不同病理类型的喉癌。
四、治疗原则区别
咽炎
急性咽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多为自限性,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如适当休息、多饮水,若合并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等;局部可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含漱液等)漱口等缓解症状。
慢性咽炎:主要是去除病因,如戒烟戒酒、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等,局部可使用含片(如西瓜霜含片等)、漱口水等缓解症状,对于淋巴滤泡增生明显的情况可采用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方法,但需谨慎操作,避免对咽部正常组织造成过度损伤,不同年龄人群在治疗时需考虑其特殊性,儿童慢性咽炎非药物干预可能更重要,如改善饮食结构等。
喉癌
手术治疗:是喉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分期等情况可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喉部分切除术、全喉切除术等,手术需精准操作以最大程度保留喉的功能或彻底切除肿瘤。
放疗:可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于晚期喉癌的姑息治疗等,放疗需根据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等制定合适的放疗方案,要考虑不同年龄患者对放疗的耐受性等情况,儿童喉癌患者放疗需特别谨慎,充分评估放疗对生长发育等的影响。
化疗:多用于晚期喉癌或复发喉癌的综合治疗等,化疗药物的选择需依据肿瘤的病理类型等,同时要关注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对不同年龄患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