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有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和转移相关症状。局部症状包括肠道梗阻相关表现(如腹痛、腹胀、排便困难等)和局部疼痛(如侵犯骶丛神经致骶尾部等剧烈疼痛);全身症状有消瘦与乏力、贫血、发热;转移相关症状包括肝转移(肝区疼痛、黄疸等)、肺转移(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骨转移(相应部位骨痛、病理性骨折等)。
一、局部症状
1.肠道梗阻相关表现:随着肿瘤的生长,可能导致肠腔狭窄,引起肠梗阻。患者会出现腹痛,多为持续性隐痛或胀痛,逐渐加重,还可能伴有腹胀,表现为腹部膨隆。同时,会有排便困难,大便变细,甚至完全停止排气排便。例如,有研究显示约10%-20%的晚期直肠癌患者会出现肠梗阻症状,这是由于肿瘤占据肠腔空间,影响了肠道内容物的正常通过。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肠道功能本身相对较弱,肠梗阻带来的不适可能更为明显,需要更密切的观察和处理;年轻患者若病史中没有其他特殊肠道疾病,出现此类症状更应高度警惕直肠癌可能。
2.局部疼痛: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神经时,可引起局部疼痛。若侵犯骶丛神经,会出现骶尾部、会阴部剧烈持续性疼痛,且疼痛可能向腿部放射。这种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女性患者,由于盆腔解剖结构的特殊性,疼痛可能对其心理和生理造成双重影响,需要综合评估疼痛程度并采取相应对症措施;男性患者同样会因疼痛而影响日常活动和睡眠等。
二、全身症状
1.消瘦与乏力:晚期直肠癌患者由于肿瘤消耗大量营养物质,且患者食欲往往受到影响,摄入减少,导致机体处于慢性消耗状态,出现进行性消瘦,体重明显下降。同时,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活动耐力显著降低。例如,研究发现晚期直肠癌患者体重下降超过10%的比例较高,这与肿瘤细胞分泌的多种因子导致代谢紊乱有关。对于儿童患者,消瘦和乏力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需要在营养支持等方面给予特殊关注,保证其基本营养需求以维持正常生长;对于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偏食等)的患者,此时更需要加强营养干预来改善全身状况。
2.贫血:肿瘤生长过程中可能侵犯血管,导致慢性失血,从而引起贫血。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心慌等症状。贫血程度轻重不一,严重贫血时会明显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加重乏力等全身症状。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基础贫血倾向,患直肠癌后贫血可能会进一步加重,需要注意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必要时采取纠正贫血的措施;女性患者若处于生理期或有其他失血因素,患直肠癌后贫血情况可能更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进行处理。
3.发热:部分晚期直肠癌患者会出现发热,可能是肿瘤坏死物质吸收引起的吸收热,也可能是合并感染导致。如果是感染性发热,患者可能还伴有相应感染部位的症状,如呼吸道感染时的咳嗽、咳痰等。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长期患有其他慢性疾病、接受过免疫抑制治疗等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感染性发热且感染不易控制,需要加强感染防控措施。
三、转移相关症状
1.肝转移症状:如果发生肝转移,患者可能出现肝区疼痛,疼痛性质可为隐痛或胀痛,随着转移瘤的增大,疼痛可能加剧。还可能伴有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这是由于肿瘤转移至肝脏影响了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对于有乙肝、丙肝等基础肝病的患者,发生直肠癌肝转移后病情可能更为复杂,需要在治疗时兼顾肝脏基础疾病和转移瘤的情况;对于长期大量饮酒的患者,其肝脏本身可能已有一定损伤,再发生肝转移会进一步加重肝脏功能损害。
2.肺转移症状:当发生肺转移时,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如果转移瘤侵犯胸膜,还可能引起胸痛。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本身肺部功能可能已有一定下降,发生肺转移后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更为明显,需要关注其呼吸功能变化并给予相应呼吸支持等处理;对于年轻无吸烟史但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的患者,肺转移的发生也需要引起重视,及时评估肺部情况。
3.骨转移症状:若发生骨转移,常见的是转移至腰椎、骨盆等部位,患者会出现相应部位的骨痛,疼痛可为持续性钝痛,夜间痛较为明显,严重时可导致病理性骨折。对于老年患者,本身骨密度下降,发生骨转移后骨折风险更高,需要加强骨骼保护措施;对于有既往骨病病史(如骨质疏松等)的患者,患直肠癌后骨转移的发生会使病情更加复杂,需要综合考虑骨病和肿瘤转移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