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会带来多种后遗症,包括口腔相关的口干、口腔黏膜炎;咽喉相关的咽喉干燥疼痛、吞咽功能障碍;耳部相关的中耳炎、听力下降;颈部相关的颈部纤维化、颈部淋巴结纤维化;放射性脑病的认知功能障碍、神经精神症状;以及儿童患者生长发育受影响、心血管系统受影响等,针对不同后遗症有相应应对措施。
一、口腔相关后遗症
1.口干:
放疗过程中唾液腺受到照射,会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出现口干症状。唾液具有润滑口腔、帮助消化等多种功能,长期口干会影响患者的咀嚼、吞咽和言语功能,还增加了龋齿、口腔念珠菌感染等风险。年龄较小的患者可能因口干影响进食和营养摄入,进而影响生长发育;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口干症状可能会加重。
应对措施:患者需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含氟牙膏刷牙,经常漱口,可使用人工唾液来缓解口干症状。
2.口腔黏膜炎:
放疗可能引起口腔黏膜的炎症反应,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溃疡等。严重的口腔黏膜炎会导致疼痛,影响患者进食。不同年龄的患者对口腔黏膜炎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可能因疼痛而拒绝进食,影响营养状况;有基础口腔疾病(如龋齿、牙周炎等)的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炎发生的风险可能更高,且恢复相对较慢。
应对措施:保持口腔卫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必要时可使用药物促进黏膜修复。
二、咽喉相关后遗症
1.咽喉干燥、疼痛:
放疗会影响咽喉部的黏膜及组织,导致咽喉干燥、疼痛,进而影响吞咽功能。患者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尤其是在进食固体食物时。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咽喉疼痛而减少进食量,影响营养状态;有慢性咽喉疾病病史的患者,放疗后咽喉不适症状可能更明显。
应对措施:建议患者进食温凉、细软的食物,避免辛辣、粗糙食物刺激咽喉,可通过雾化吸入等方式缓解咽喉干燥、疼痛。
2.吞咽功能障碍:
放疗后咽喉部肌肉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导致吞咽功能障碍。轻者表现为吞咽时有异物感,重者可能出现误咽,导致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儿童患者若存在吞咽功能障碍,可能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所需营养摄入;有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放疗后吞咽功能障碍可能加重原有病情风险。
应对措施:对于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进行吞咽功能训练,严重者可能需要鼻饲等营养支持方式。
三、耳部相关后遗症
1.中耳炎:
鼻咽癌放疗可能影响咽鼓管功能,导致中耳积液,引发中耳炎。患者可能出现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不同年龄患者对听力下降的感知和应对能力不同,儿童可能因听力下降影响语言发育;有耳部疾病病史的患者,放疗后中耳炎发生的风险可能增加。
应对措施:需密切观察耳部情况,必要时进行中耳穿刺抽液等治疗。
2.听力下降:
放疗射线可能损伤内耳结构或听神经,导致听力下降。长期听力下降会影响患者的交流和生活质量。年龄较大的患者听力下降可能对其社交等产生较大影响;有噪声暴露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放疗后听力下降可能更明显。
应对措施:可根据听力下降程度佩戴助听器等辅助器具。
四、颈部相关后遗症
1.颈部纤维化:
放疗后颈部皮肤及皮下组织可能出现纤维化,表现为颈部皮肤变硬、活动受限。这会影响患者的颈部活动范围,尤其对需要频繁颈部活动的人群影响较大。年龄较小的患者颈部纤维化可能影响其生长过程中的颈部正常发育;有颈部手术史等基础情况的患者,放疗后颈部纤维化风险可能增加。
应对措施:进行颈部的康复锻炼,如颈部的伸展、旋转等运动,以维持颈部活动度。
2.颈部淋巴结纤维化:
放疗区域的颈部淋巴结可能发生纤维化,导致颈部出现硬块等情况。可能会引起颈部不适等症状。不同患者对颈部淋巴结纤维化的反应不同,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有局部胀痛等。
应对措施:定期进行颈部检查,观察纤维化情况变化。
五、放射性脑病
1.认知功能障碍:
放疗可能对脑组织产生一定影响,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不同年龄患者受影响程度不同,儿童患者可能影响学习能力和智力发育;有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病史的患者,放疗后认知功能障碍风险可能更高。
应对措施:可通过认知康复训练等方式帮助改善认知功能。
2.神经精神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情绪波动、抑郁、焦虑等。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神经精神症状影响生活质量;有心理疾病病史的患者,放疗后神经精神症状可能加重。
应对措施: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必要时进行心理干预。
六、其他远期后遗症
1.生长发育影响(儿童患者):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鼻咽癌放疗可能影响其生长激素分泌等,导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第二性征发育异常等。
应对措施:密切监测儿童患者的生长发育指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干预治疗。
2.心血管系统影响:
放疗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远期影响,如引起心肌损伤、血管硬化等,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放疗后心血管系统风险可能进一步增加。
应对措施:定期进行心血管系统检查,控制基础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