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是人类口腔中最后萌出的第三磨牙,具有特定解剖学定义和生物学特点,存在多种分类且易引发多种临床问题,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其处理有明确原则和干预时机,同时要做好预防与管理。智齿位于上下颌牙弓末端,每侧牙弓通常有1-2颗,总数0-4颗,多在18-25岁萌出;牙胚形成于胚胎第4-5个月,牙根发育完成需3-5年,牙冠形态变异率高,约35%存在萌出空间不足致阻生。按萌出状态分为完全萌出型、部分萌出型、完全阻生型;按功能状态分为功能型和无功能型。常见并发症有智齿冠周炎(发病率约28%)、邻牙损伤(约15%阻生智齿存在邻牙吸收)、含牙囊肿(发生率约1.2%);特殊人群中,孕妇智齿冠周炎风险增加2.3倍,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率是正常人群的1.8倍,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抗凝药物者需提前3天停药。保留指征包括完全萌出且咬合正常等;拔除指征有反复发作冠周炎等;急性炎症期先控制感染,2-4周后再拔除,无症状阻生智齿建议在25岁前处理。预防与管理方面,18岁后每年进行曲面断层片检查,使用小头软毛牙刷等清洁智齿区域,避免用智齿侧咀嚼硬物。
智齿是人类口腔中最后萌出的第三磨牙,具有特定解剖学定义和生物学特点,存在多种分类且易引发多种临床问题,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其处理有明确原则和干预时机,同时要做好预防与管理。智齿位于上下颌牙弓末端,每侧牙弓通常有1-2颗,总数0-4颗,多在18-25岁萌出;牙胚形成于胚胎第4-5个月,牙根发育完成需3-5年,牙冠形态变异率高,约35%存在萌出空间不足致阻生。按萌出状态分为完全萌出型、部分萌出型、完全阻生型;按功能状态分为功能型和无功能型。常见并发症有智齿冠周炎(发病率约28%)、邻牙损伤(约15%阻生智齿存在邻牙吸收)、含牙囊肿(发生率约1.2%);特殊人群中,孕妇智齿冠周炎风险增加2.3倍,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率是正常人群的1.8倍,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抗凝药物者需提前3天停药。保留指征包括完全萌出且咬合正常等;拔除指征有反复发作冠周炎等;急性炎症期先控制感染,2-4周后再拔除,无症状阻生智齿建议在25岁前处理。预防与管理方面,18岁后每年进行曲面断层片检查,使用小头软毛牙刷等清洁智齿区域,避免用智齿侧咀嚼硬物。
一、智齿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1.1智齿的解剖学定义
智齿即第三磨牙,是人类口腔中最后萌出的恒牙,位于上下颌牙弓末端,每侧牙弓通常存在1~2颗智齿,总数为0~4颗。其萌出时间多在18~25岁,因该阶段个体心智趋于成熟,故得名“智齿”。
1.2智齿的生物学特点
智齿的牙胚形成于胚胎第4~5个月,牙根发育完成需3~5年。其牙冠形态变异率高,常见根分叉大、弯曲根等解剖异常。约35%的智齿存在萌出空间不足,导致阻生现象。
二、智齿的分类与临床意义
2.1按萌出状态分类
完全萌出型:牙冠完全突破牙龈,咬合关系正常,此类智齿功能与第二磨牙相近,保留价值较高。
部分萌出型:牙冠部分暴露,牙龈覆盖形成盲袋,易滞留食物残渣,是智齿冠周炎的主要诱因。
完全阻生型:牙体埋伏于颌骨内,根据倾斜角度可分为垂直阻生、水平阻生、近中阻生等类型,阻生智齿与邻牙间易形成牙周袋。
2.2按功能状态分类
功能型智齿:咬合关系良好,能参与咀嚼功能,此类智齿保留率可达60%~70%。
无功能型智齿:对颌无牙或咬合错位,无法建立有效咬合接触,保留价值较低。
三、智齿相关的临床问题
3.1常见并发症
智齿冠周炎:发病率约28%,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严重时可伴张口受限、发热等症状。研究显示,阻生智齿患者冠周炎发生率是正常萌出者的3.2倍。
邻牙损伤:水平阻生智齿与第二磨牙间易形成食物嵌塞,导致邻牙龋坏或牙周病。影像学检查显示,约15%的阻生智齿存在邻牙吸收现象。
含牙囊肿:埋伏阻生智齿周围可形成颌骨囊肿,发生率约1.2%,需通过CBCT检查确诊。
3.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群体: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可使牙龈血管扩张,智齿冠周炎风险增加2.3倍。建议孕前完成口腔检查,孕期仅处理急性感染。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术后感染率是正常人群的1.8倍,需将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再行拔除。
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抗凝药物者需提前3天停药,术后出血风险可降低60%。
四、智齿的处理原则
4.1保留指征
完全萌出且咬合正常者;
作为正畸治疗或修复治疗的支抗牙;
全身情况不允许拔牙者。
4.2拔除指征
反复发作冠周炎;
邻牙龋坏或牙周病变;
正畸治疗需要;
疑似含牙囊肿等病变。
4.3干预时机
急性炎症期需先控制感染,待炎症消退后2~4周再行拔除;
无症状阻生智齿建议在25岁前处理,此时骨密度较低,拔除难度减小30%。
五、智齿的预防与管理
5.1定期口腔检查
建议18岁后每年进行曲面断层片检查,评估智齿萌出情况。早期发现阻生智齿可使邻牙损伤发生率降低45%。
5.2口腔卫生维护
使用小头软毛牙刷清洁智齿区域,配合牙线或冲牙器去除邻面菌斑。研究显示,规范口腔护理可使冠周炎发生率下降62%。
5.3饮食调整
避免用智齿侧咀嚼硬物,减少坚果、排骨等食物摄入。高纤维饮食可降低食物嵌塞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