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是人体免疫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正常时质地柔软、直径0.2-0.5厘米、表面光滑无粘连,炎症等可致其暂时性肿大;淋巴癌是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有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及全身症状等。诊断上淋巴结靠体格检查等,淋巴癌靠病理学等;治疗上淋巴结炎症等针对原发疾病,淋巴癌霍奇金淋巴瘤早期化疗联合放疗、晚期以化疗为主,非霍奇金淋巴瘤依情况用化疗等,不同人群治疗有相应考虑
一、定义与性质
1.淋巴结: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呈豆形,分布于全身,数目众多。正常淋巴结质地柔软,直径多在0.2-0.5厘米之间,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一般不易触及。它主要起到过滤淋巴液、参与免疫反应等作用,例如当身体某部位有炎症时,相应区域的淋巴结可能会肿大,以对抗病原体,这是机体的正常免疫应答表现。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存在正常淋巴结,不同性别在淋巴结的生理状态上无本质差异,生活方式一般也不会直接改变正常淋巴结的基本性质,但长期免疫力低下可能会影响淋巴结的免疫功能。有基础疾病如免疫系统疾病的人群,淋巴结状态可能受基础病影响。
2.淋巴癌:又称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多种类型。其细胞异常增殖,导致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出现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可伴有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淋巴癌好发于中青年人,但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男性发病率可能略高于女性,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染发剂、有机溶剂等)、免疫功能缺陷(如艾滋病患者)、感染(如EB病毒感染与伯基特淋巴瘤相关)等生活方式及病史因素可能增加患淋巴癌的风险。
二、外观与症状表现
1.淋巴结:
外观:正常淋巴结大小、质地等在正常范围内,触摸时无明显异常感觉。当有炎症等刺激时,淋巴结可能会暂时性肿大,此时肿大的淋巴结质地可能稍韧,有轻度压痛,活动度良好,去除刺激因素后多可恢复正常大小。例如口腔炎时,颌下淋巴结可能会轻度肿大、压痛。
症状: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除非是局部炎症等导致其肿大时可能有相应局部区域的轻微不适,如疼痛、红肿等,但这种不适随着原发疾病的好转多可缓解。各年龄、性别人群在正常淋巴结状态下通常无特殊症状,有基础病人群若基础病影响淋巴结,可能会有基础病相关伴随症状。
2.淋巴癌:
外观:淋巴结肿大通常进行性加重,质地硬,与周围组织粘连,活动度差。例如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可能相互融合成块。
症状:除了淋巴结肿大外,还会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多为低热或周期性发热,盗汗表现为夜间睡眠时大量出汗,消瘦是在半年内体重减轻10%以上。结外淋巴组织受侵犯时还会有相应器官的症状,如侵犯胃肠道可出现腹痛、腹泻、肠梗阻等;侵犯肺部可出现咳嗽、胸痛等。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患淋巴癌时症状可能类似,但儿童淋巴癌可能在发病时更易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且进展相对较快;老年患者可能身体状况较差,全身症状可能更明显,且对治疗的耐受性可能较低。有免疫缺陷病史的人群患淋巴癌时,病情可能更隐匿或进展更迅速。
三、诊断方法
1.淋巴结: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初步判断淋巴结的大小、质地、活动度等情况。例如检查颈部淋巴结时,会触摸其位置、大小等。
实验室检查:一般无特殊异常,若怀疑有感染等导致淋巴结肿大,可能会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查看白细胞、淋巴细胞等指标情况。如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能升高。
影像学检查:通常不需要,除非是对淋巴结性质有疑问时可能会做超声等检查,超声可初步判断淋巴结的结构等情况,但一般正常淋巴结无需此类复杂检查。各年龄段人群均可通过常规体格检查等初步评估淋巴结情况,不同性别在诊断上无特殊差异,生活方式一般不影响淋巴结的常规诊断方法选择,有基础病人群在诊断时需结合基础病情况综合判断。
2.淋巴癌: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淋巴癌的金标准,通过淋巴结活检或结外病变部位的活检,获取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可明确肿瘤细胞的类型等。例如采取淋巴结穿刺活检或切除活检等方式。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有CT、MRI、PET-CT等,可了解淋巴结及结外病变的部位、范围等,帮助分期等。如PET-CT能更精准地发现全身的淋巴瘤病灶。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沉、乳酸脱氢酶等指标,部分指标可能异常,如乳酸脱氢酶升高提示肿瘤负荷较高等。不同年龄人群在病理学检查的操作上可能因身体状况有所不同,儿童可能需要更谨慎的操作以减少创伤;老年患者可能在活检时需考虑其心肺功能等情况。女性在生理期等一般不影响淋巴癌的诊断方法选择,但需在检查前告知医生相关情况。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人群在进行活检等操作时需评估出血等风险。
四、治疗原则
1.淋巴结:
如果是炎症等良性原因导致的淋巴结肿大,主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如细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结炎,使用抗生素治疗原发感染,淋巴结多可恢复正常。一般无需特殊针对淋巴结的复杂治疗,去除病因后多可自愈或恢复。各年龄段人群治疗原则类似,特殊人群如儿童,使用抗生素需谨慎选择,遵循儿科安全用药原则;老年患者有基础疾病时,需考虑基础疾病与抗生素使用的相互影响,优先选择对基础疾病影响小的抗生素。
2.淋巴癌:
霍奇金淋巴瘤:早期患者可采用化疗联合放疗的综合治疗,晚期患者以化疗为主,常用的化疗方案有ABVD方案等。
非霍奇金淋巴瘤: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和分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例如对于CD20阳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可使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儿童淋巴癌治疗需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老年患者治疗需评估其身体耐受性,调整治疗强度和方案,尽量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对其生活的影响。女性患者在靶向治疗等过程中需关注药物对生殖系统等的潜在影响,在治疗前与医生充分沟通生育相关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