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监护一般从孕32-34周开始常规进行,特殊情况需提前启动。
胎心监护是通过监测胎儿心率及宫缩情况,评估胎儿在宫内的安危状态。对于普通孕妇,若无妊娠并发症(如高血压、糖尿病)或胎儿异常史,通常在孕32-34周首次进行胎心监护,之后每周1次直至分娩;若存在高危因素(如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医生可能从孕28周起增加监护频率,以密切观察胎儿状况。
该检查可实时发现胎儿缺氧、窘迫等危险信号,降低死胎风险。正常孕妇孕晚期每周1次即可,但若监护结果异常(如胎心率持续过高或过低、基线变异减少),需立即复查或进一步评估,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