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的原因主要包括体质虚弱、年龄增长、血容量不足、药物影响、心脏问题等,其危害包括脑部供血不足、肾脏灌注异常、心脏功能受损等。
一.原因
1.体质虚弱
体型瘦弱、缺乏运动者,心血管调节能力较弱,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2.年龄增长
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血压调节能力减弱。
3.血容量不足
如严重脱水、大出血或长期营养不良,导致循环血量减少。
4.药物影响
过量使用降压药、抗抑郁药、利尿剂或血管扩张剂,可能引发药物性低血压。
5.心脏问题
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影响心脏泵血功能,使血压下降。
二.危害
1.脑部供血不足
低血压会导致流向大脑的血液减少,引发头晕、眼前发黑、注意力不集中,严重时可能突然晕厥,增加跌倒受伤风险,尤其是老年人,还可能诱发脑卒中等严重后果。
2.肾脏灌注异常
肾脏对血压变化敏感,低血压会减少肾脏血流量,影响其正常代谢和排泄功能,长期可能导致肾功能受损。
3.心脏功能受损
为维持身体供血,心脏需更努力工作,长期超负荷运转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引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问题,影响心脏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