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诊断需综合多方面进行,包括诊室血压测量、家庭血压监测、动态血压监测等。
1.诊室血压测量
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照统一规范进行测量。测量前患者需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取坐位,上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一般需测量23次,每次间隔12分钟,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多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可作为高血压诊断的重要依据。
2.家庭血压监测
患者在家中自我测量血压,有助于了解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情况。测量时应使用经过验证的合格血压计,测量方法与诊室血压测量类似。一般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每次测量2-3遍,取平均值,连续测量7天,取后6天的血压平均值。家庭血压平均值收缩压大于等于135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85mmHg,可考虑为高血压。
3.动态血压监测
一般采用佩戴动态血压监测仪,连续记录24小时的血压。测量期间患者可进行日常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洗澡等影响测量的行为。24小时平均血压大于等于130/80mmHg,白天平均血压大于等于135/85mmHg,夜间平均血压大于等于120/70mmHg,可作为诊断高血压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