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住院治疗措施有药物治疗控制血压、生活方式调整干预、血压动态监测管理等。
1、药物治疗控制血压
住院期间医生会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及并发症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组合。常用药物包括硝苯地平控释片(扩张血管)、缬沙坦胶囊(保护靶器官,适用于合并糖尿病或肾病者)、氢氯噻嗪片(利尿剂,联合用药增强降压效果)。治疗目标为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同时减少药物副作用,医生会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并调整剂量。
2、生活方式调整干预
营养师会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严格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一般3-5克,严重者≤2克),增加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患者需戒烟限酒,避免咖啡因摄入。病情稳定后,可在医护人员监护下进行低强度运动(如床边踏步、缓慢步行),每次10-15分钟,以改善血液循环。
3、血压动态监测管理
医护人员每4-6小时测量一次血压,危重患者增加监测频率,部分患者需佩戴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通过持续数据记录,医生可评估血压昼夜节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血压控制目标因人而异,一般患者≤140/90毫米汞柱,合并糖尿病或肾病者≤130/80毫米汞柱。
若血压持续≥180/120毫米汞柱,或出现剧烈头痛、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前往急诊就诊,防止心脑血管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