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疼痛
疼痛是骨肿瘤常见的症状之一,初期可能表现为间歇性隐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变为持续性剧痛,尤其在夜间或活动后更为明显。这种疼痛可能与肿瘤组织压迫、侵蚀骨膜及周围神经有关。例如,发生在四肢长骨的肿瘤,可能会让患者在行走、负重时疼痛加剧;而脊柱部位的肿瘤,可能会伴有放射性疼痛,影响到腰背部或下肢。
2.肿块
随着肿瘤的生长,在病变部位可触及明显的肿块。肿块的大小会因肿瘤的性质、生长速度及病程长短而有所不同。良性骨肿瘤的肿块通常生长缓慢,质地较硬,边界清楚,活动度较差;恶性骨肿瘤的肿块则生长迅速,质地较软,边界不清,表面可能不光滑,部分还会伴有局部皮肤温度升高、静脉怒张等表现。
3.功能障碍
当骨肿瘤发生在关节附近或影响到骨骼的正常结构时,会导致相应部位的功能障碍。比如,膝关节周围的骨肿瘤可能会影响膝关节的屈伸活动,使患者出现行走困难、下蹲受限等情况;上肢骨肿瘤可能会导致手臂活动不便,无法正常持物、抬举等。这是因为肿瘤破坏了骨骼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同时可能压迫周围的肌肉、肌腱等组织,影响其正常功能。
4.全身症状
恶性骨肿瘤患者在病情进展到一定阶段时,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明显下降、贫血等。这些症状主要是由于肿瘤细胞的代谢产物影响机体正常代谢,以及肿瘤消耗大量营养物质所致。长期的慢性消耗还可能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容易并发感染等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