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鼻血的方法有压迫止血、冷敷、烧灼法、填塞法、手术治疗等。
1、压迫止血
身体微微前倾,头部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用手指捏紧双侧鼻翼,持续压迫510分钟。这是利用外力压迫出血血管,促使血液凝固,从而达到止血目的。例如,鼻出血时若头部后仰,血液易流入咽喉,可能引发呛咳、误吸等情况,所以保持正确姿势很关键。
2、冷敷
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鼻根部、前额或颈部两侧。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研究表明,低温能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减缓血流速度,利于止血。
3、烧灼法
适用于反复少量鼻出血且出血部位明确者。通过化学药物(如硝酸银)或物理方法(如电凝、激光)破坏出血点的血管,促使局部形成瘢痕组织,封闭血管达到止血。例如,在鼻内镜下精准定位出血点后进行烧灼,效果较好。
4、填塞法
当出血较剧烈、出血部位不明确时采用。分为鼻腔可吸收材料填塞(如明胶海绵)和鼻腔纱条填塞。可吸收材料能自行溶解吸收,减少取出时再次出血风险;纱条填塞止血效果确切,但可能引起局部疼痛、通气障碍等不适。
5、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鼻出血经上述方法无效,或存在明确出血血管(如动脉破裂出血)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结扎出血动脉或进行血管栓塞术。血管栓塞术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将栓塞材料注入出血血管,阻断血流。
需要注意,孕妇鼻出血可能与孕期激素变化致鼻腔黏膜血管扩张有关。鼻出血时先采用压迫止血等温和方法,避免自行使用药物。若出血量大或持续不止,及时就医,告知医生怀孕情况,以便选择合适治疗方法,避免对胎儿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