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鼻出血原因包括局部因素、全身因素等。
一、局部因素
1.鼻黏膜干燥
儿童鼻腔黏膜娇嫩,若所处环境空气干燥,如秋冬季节、长期处于空调房或暖气环境中,鼻黏膜水分易流失,变得干燥脆弱,微小血管脆性增加,易破裂出血。
2.挖鼻习惯
儿童好奇心强,常不自觉用手指挖鼻,易损伤鼻黏膜,导致鼻出血。
3.鼻腔异物
儿童玩耍时可能将小物件塞入鼻腔,未及时取出,异物长期刺激鼻黏膜,引发炎症,导致鼻黏膜充血、糜烂,进而出血。
4.鼻部外伤
儿童活泼好动,摔倒、碰撞等导致鼻部受伤,如鼻骨骨折、鼻黏膜撕裂等,都可引起鼻出血。尤其是运动中未做好防护,如骑自行车、追逐打闹时,鼻部受伤风险增加。
5.鼻炎
过敏性鼻炎、感染性鼻炎等炎症刺激,使鼻黏膜处于充血、水肿状态,黏膜下血管扩张,容易破裂出血。
二、全身因素
1.血液系统疾病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受影响,轻微鼻黏膜损伤就可能引发鼻出血。
2.凝血功能障碍
维生素K缺乏,影响凝血因子合成,导致凝血功能下降,引起鼻出血。
3.心血管疾病
儿童高血压虽相对少见,但某些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或肾脏疾病继发高血压,可使鼻腔血管压力升高,鼻黏膜血管破裂出血。血压波动时,鼻出血风险增加,尤其是血压突然升高时。
4.急性发热性传染病
如流感、麻疹、猩红热等,发热时全身血管扩张,鼻黏膜也充血,加上高热引起鼻黏膜干燥,容易导致鼻出血。多见于儿童感染疾病初期体温快速上升阶段。
若儿童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日常护理需格外小心,避免鼻部受伤,一旦鼻出血,及时就医,因这类儿童止血难度相对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