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
胎停,即胚胎停育,是指妊娠早期胚胎因某种原因停止发育,胚胎已死亡但仍滞留于宫腔内,未能自然排出。此时超声检查可发现妊娠囊内无原始心管搏动,或妊娠囊枯萎。
流产则是指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它是胚胎或胎儿从子宫内排出体外的过程,根据发生时间可分为早期流产和晚期流产。
2.临床表现
胎停的临床表现多不明显,部分孕妇可能会出现妊娠反应减轻或消失,如恶心、呕吐等症状突然缓解,乳房胀痛感减弱。也有少数孕妇会出现阴道少量流血、腹痛,但症状通常较轻微,容易被忽视,往往是在超声检查时才发现胚胎已停止发育。
流产的临床表现则较为典型,主要为阴道流血和腹痛。早期流产先出现阴道流血,后出现腹痛,阴道流血量可多可少,如果流血较多可能伴有血块排出;晚期流产时,先出现腹痛,而后出现阴道流血。随着病情进展,如果胚胎完全排出,阴道流血和腹痛会逐渐停止;如果胚胎未完全排出,可能会导致大量出血,甚至休克。
3.病因
胎停的常见病因包括胚胎染色体异常,这是最主要的原因,约占50%-60%;母体因素如全身性疾病、内分泌失调、子宫畸形、宫腔粘连等;父方因素如精子染色体异常;环境因素如过多接触放射线和化学物质等。
流产的病因除了胚胎染色体异常外,还包括母体因素中的生殖器官疾病、强烈应激与不良习惯;免疫功能异常,如母体对胎儿的免疫耐受降低等;此外,过多接触某些有害的化学物质和物理因素,也可能诱发流产。宫颈机能不全是晚期流产的常见原因之一,由于宫颈内口松弛,孕晚期无法承受胎儿及附属物的重量,导致胎儿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