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症状可能有局部症状、全身症状、转移部位相关症状等。
1.局部症状
结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时,如果转移至局部肠道,可能出现腹部不适,包括腹痛,多为隐痛或胀痛,疼痛部位与肿瘤复发转移的具体位置相关,如果肿瘤侵犯肠道导致肠道狭窄,还可能出现肠梗阻相关症状,如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
在腹部可能摸到肿块,如果肿瘤复发转移至腹部局部组织形成肿块,可通过触诊发现。对于有过结肠癌手术史的患者,定期自我或由他人触诊腹部很重要,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患者,可能更难早期发现腹部肿块,因为其腹部脂肪等情况可能影响触诊敏感度。
2.全身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体重在短期内明显下降,同时伴有乏力感。这是因为肿瘤复发转移后,机体处于消耗状态,肿瘤细胞增殖会消耗大量营养物质,而患者食欲可能因肿瘤相关因素受到影响,摄入营养不足,导致体重减轻和乏力。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少数可出现高热。发热机制可能与肿瘤坏死物质吸收有关,肿瘤复发转移后,肿瘤组织坏死释放的物质可引起机体发热反应。
3.转移部位相关症状
如果发生肝转移,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不适或疼痛,还可能伴有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这是因为肝脏转移瘤影响胆红素代谢,导致胆红素升高。
肺转移时,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部分患者可伴有咯血。长期吸烟的患者肺转移后,咳嗽等症状可能会被误判为吸烟相关疾病,而延误诊断。
骨转移时,患者会出现转移部位的疼痛,疼痛程度逐渐加重,夜间痛较为明显,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老年患者骨转移后,由于骨质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疏松等情况,疼痛可能更为剧烈,且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结肠癌术后患者如果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便早期发现复发和转移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