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流鼻血可能与鼻腔干燥、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等原因有关,需要针对具体原因采取治疗措施。
1.鼻腔干燥
鼻腔干燥时,鼻黏膜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治疗上首先要做好日常护理,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可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避免空气过于干燥。让孩子多喝水,补充身体水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鼻腔干燥。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喷雾或滴鼻剂,每天多次喷洒或滴入鼻腔,保持鼻黏膜湿润,减少出血几率。此外,要教育孩子不要用手挖鼻孔,以免损伤干燥的鼻黏膜,引发或加重鼻出血。
2.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会导致鼻黏膜处于炎症状态,黏膜充血、水肿,容易受到刺激而出血。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过敏症状,首先要让孩子远离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减轻鼻黏膜的过敏反应。对于鼻黏膜水肿明显的孩子,还可短期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剂,如糠酸莫米松等,可减轻炎症和水肿。同时,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能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和分泌物,保持鼻腔清洁,缓解不适,减少鼻出血的发生。
3.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弯曲,或鼻中隔一侧或两侧局部突起,突出的部位黏膜较薄,容易受到气流和尘埃的刺激而出血。如果孩子鼻出血频繁且与鼻中隔偏曲明确相关,症状较轻时,可先采取保守治疗,如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喷雾保持鼻黏膜湿润,避免用力擤鼻和挖鼻。如果鼻出血频繁发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手术治疗,即鼻中隔矫正术,通过手术矫正偏曲的鼻中隔,从根本上减少鼻出血的发生。手术通常在孩子年龄稍大、能够配合治疗时进行,具体手术时机需遵医嘱。
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流鼻血时,应让其保持坐位或半坐位,头稍向前倾,用手指捏住鼻翼两侧,持续压迫5-10分钟进行止血,避免仰头,以防血液流入咽喉引起不适。如果鼻出血频繁、出血量多或难以止血,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