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沙门菌属沙门菌属D群,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无荚膜具周鞭毛能运动的食源性致病细菌,在自然界生存能力较强但对热、干燥抵抗力较弱,主要经污染食物或水经口进入人体引发发热、腹痛、腹泻等伤寒相关临床症状,传染源是伤寒患者和带菌者,传播途径为粪-口途径,各年龄段均可感染,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相对更易感染,不注意饮食卫生等行为会增加感染风险,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后病情易加重且恢复相对困难。
一、分类归属
伤寒沙门菌属于沙门菌属中的D群,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细菌。
二、形态特征
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孢、无荚膜,具有周鞭毛,能运动。
三、生物学特性
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较强,在水、食物等环境中可存活数周甚至数月,对热、干燥等抵抗力较弱,但在适宜的潮湿环境中能较长时间存活。
四、致病性
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经口进入人体,侵犯肠道淋巴组织等部位,引发人体免疫系统反应,导致发热、腹痛、腹泻等伤寒相关临床症状,严重时可影响多个脏器功能。
五、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伤寒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病程中会不断向外排菌,带菌者包括潜伏期带菌者、恢复期带菌者以及慢性带菌者。
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途径,即被伤寒沙门菌污染的食物、水源等经口摄入后引发感染。
易感人群:各年龄段均可感染,但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相对更易感染,这与他们的免疫力相对较弱有关;在生活方式方面,不注意饮食卫生、饮用不洁水源、食用未煮熟煮透的被污染食物等行为会增加感染风险;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感染后病情可能更易加重且恢复相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