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弧菌属弧菌科弧菌属为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呈弧形或逗点状具一端单根鞭毛运动活泼,主要通过产生霍乱肠毒素激活肠黏膜细胞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升高致肠液大量分泌引发剧烈水样腹泻与呕吐,经粪-口途径传播水源食物为关键载体,感染后多现突然剧烈水样腹泻伴米泔水样便及频繁呕吐,未及时诊治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儿童脱水风险高,其在外界尤其是水体可存活较长时间温暖潮湿污染水体利于生存繁殖。
一、基本分类与形态特征
霍乱弧菌属于弧菌科弧菌属,是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呈弧形或逗点状,具有一端单根鞭毛,运动较为活泼。
二、致病机制
霍乱弧菌主要通过产生霍乱肠毒素引发致病。该毒素可激活肠黏膜细胞内的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显著升高,进而导致肠液大量分泌,超出肠道正常吸收能力,最终引起剧烈水样腹泻与呕吐。
三、传播途径
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源、食物是关键传播载体。例如在卫生条件欠佳、水源防护不到位的地区,霍乱弧菌易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进入人体消化道,从而引发传播流行。
四、临床特点
感染霍乱弧菌后,患者多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剧烈水样腹泻,大便常呈米泔水样,同时伴有频繁呕吐。若未得到及时诊治,会迅速造成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时可引发休克、循环衰竭等。儿童因体液总量相对较少,感染后发生脱水等并发症的风险更高,需着重关注及时补液等处理。
五、环境生存情况
霍乱弧菌在外界环境,尤其是水体中可存活较长时间,一般能存活数周,在温暖、潮湿且受污染的水体环境中更利于其生存繁殖,这也是其易造成较大范围传播的因素之一。